课题 【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 第五单元《国家的儿子(节选)》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选自黄传会的长篇报告文学《国家的儿子》,再现了航空工业英模罗阳人生中最后的八天七夜,展现了罗阳的优秀品质和可贵精神,也表达了对罗阳英年早逝的无限痛惜。 教学目标 语言理解与运用:鉴赏语言文字,感受现场感与语言效果。 思维发展与提升: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拟写小标题。 审美发现与鉴赏:概括人物形象,鉴赏报告文学的特点。 文化传承与参与:感受罗阳的可贵品格,体会其身上折射出来的时代精神。 教学重点 鉴赏语言文字,概括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鉴赏报告文学的特征,感受罗阳的可贵品格。 碧海见证下空中飞鲨 情境导入: 带你站上辽宁舰,近距离围观歼-15起降瞬间! 任务一:初读感悟,整体把握文章 1.明确字音。 着陆(zhuó) 殚精竭虑dān 言简意赅gāi 调侃kǎn 辗转反侧zhǎn 呕心沥血ǒu 袒露lù 帷幕wéi 瞭望 liào 昏厥jué 2.解释词语。 打趣:拿人开玩笑,嘲弄。 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形容影响很大。 紧锣密鼓:锣鼓点敲得很密,比喻公开活动前的紧张气氛和舆论准备。 殚精竭虑:形容全副精力、整个身心都倾注于某件事情上。 言简意赅:言语简明而意思完备,赅:完备。 辗转反侧:翻来覆去睡不着觉,形容心里有所思念或心事重重。 呕心沥血:形容倾注全副精力,苦心思虑,竭尽心血。 调侃:言语戏弄,嘲弄;嘲笑。现多指开玩笑。 惊心动魄: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 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 3.了解文体--报告文学 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手法生动、及时地报告现实生活中真实人物和事件的文体,介于通讯和小说之间,具有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的特点。报告文学选取具有时代特征和典型意义的题材,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手法,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刻画和细节描写,展示事件经过,反映事物面貌,揭示人物精神。报告文学讲究真实,不允许艺术虚构和任意编造,但不排斥艺术加工。 了解作者 黄传会,1949 年9月出生,浙江苍南人。中共党员,大校军衔,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同志是中国报告文学会常务副会长,曾任海军政治部创作室主任,著名的报告文学家。其作品曾获庄重文文学奖、《当代》文学奖、第五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2014年报告文学《中国新生代农民工》,荣获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 了解《作品》 《国家的儿子》是一部以中航工业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歼—15舰载机研制现场总指挥罗阳的生平事迹和几代航空人实干兴邦、奋斗强国的精神为题材的长篇报告文学。作者通过阅读大量的有关航空历史的资料,采访与罗阳相关的人物,从公司的领导、总设计师、罗阳同志的爱人到和罗阳同志在一起工作的技术员、普通的工人,以饱满的激情对以罗阳同志为代表的几代航空人进行了画卷般的描绘和塑造,全景式地记录了罗阳同志30年献身航空事业的人生轨迹,深刻诠释了罗阳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矢志不渝、航空报国的爱国情怀;攻坚克难、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恪尽职守、忘我奉献的崇高品德;严于律己、淡泊名利的人生境界。 4.走近中心人物———罗阳 罗阳(1961.6-2012.11.25),辽宁沈阳人。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歼15舰载机工程总指挥。 1999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党委副书记。2012年11月25日12时48分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猝死,经抢救无效,在工作岗位上因公殉职,终年51岁。 5.分析本文小标题的特点及作用。 ①以时间为小标题,使得文章的脉络非常清晰; ②这种时间顺序的叙述方式,有助于读者把握事件的发展脉络,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逻辑性。 6.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并为每个部分拟写小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