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24课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寓言》 1.了解寓言及伊索的相关知识。 2.品味语言,分析形象,理解寓意。 3.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学习目标 相信同学们对《守株待兔》、《狐假虎威》、《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 这样的故事一定非常熟悉,那么你知道他们属于什么体裁吗? 寓 言 导入新课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写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代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文学常识 伊索和《伊索寓言》 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公元前5世纪末,希腊寓言开始归于他的名下。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是古希腊寓言的汇编。其中大多是动物故事,在明代传入中国。 如:《青蛙的肚皮》《驴与愚蠢的狼》《怯懦的蝙蝠》《狼和小羊》《贪婪的狗》《愚蠢的乌鸦》等。 文学常识 1.本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 2.这篇寓言的结构是怎样的? 整体感知 1.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简要概括。 《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因对自己的雕像估价过高而遭遇尴尬的故事,讽刺了那些贪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整体感知 2.文章主要写了什么?分为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1) 写赫耳墨斯到雕像者店里了解自身的价值,三问三答后,得到的是一文不值的结果。 第二部分(2) 用一句话点明寓意(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一文不值),耐人寻味。 整体感知 1.赫耳墨斯是为什么来到人间? 2.赫耳墨斯为什么认为人们会尊重他? 这体现他是什么样的人? 3.当赫耳墨斯在问赫拉像的价钱时为什么笑? 4.“算添头,白送”说明了什么? 文本研读 赫耳墨斯到人间的来意表明,他所关心的不是怎样造福人类,而是关心自己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 1.赫耳墨斯为什么要来人间? 文本研读 2.赫耳墨斯为什么认为人们会尊重他? 这体现他是什么样的人? 他觉得自己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更尊重他,这更进一步体现了他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 文本研读 3.当赫耳墨斯在问赫拉像的价钱时为什么笑? 赫耳墨斯第二次发问时,作者着重写了他的表情“笑着”,他为什么笑呢?因为他听到宙斯的雕像才一银元,他觉得自己的雕像肯定能超过这个价格,所以露出了骄傲的微笑。 文本研读 4.“算添头,白送”说明了什么? “算添头,白送”的回答,轻轻一笔,如烘云托月,点出了自命不凡者的实际价值,作者的讽喻之意也暗喻其中。 文本研读 分角色朗读,注意语气、语调和神态。 要求: 一位扮赫耳墨斯,一位扮雕像者,一位旁白。(揣摩人物心理) 分析人物 文本研读 1.结合内容说说,赫耳墨斯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赫尔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 后来,赫尔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对他会更尊重些。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 爱慕虚荣 自以为是 自命不凡 文本研读 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2.赫耳墨斯问价的结局又说明了什么? 一文不值,盲目自高自大。 “算添头,白送”这一回答,轻轻一笔,点出了自命不凡者的实际价值,而作者的讽喻之意也暗含其中。 文本研读 本文讽刺意味极浓,赫耳墨斯想了解自己在人间受尊重的程度,结果得到了与自己希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