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冰融化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冰融化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水》单元的第4课。本单元以“水”为研究对象,引导学生认识水的各种形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在前面的课程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水的基本特征以及水的蒸发,对水的三态变化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课将进一步探究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热量传递。 教材首先通过观察冰在室温下的融化现象,引发学生对冰融化过程的思考。接着,通过测量冰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让学生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0℃直到完全融化。然后,教材引导学生思考冰融化后体积的变化,以及冰融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本课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能观察到冰的融化现象,但对于冰融化的过程和原理可能并不清楚。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以及热量在其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时,冰开始融化。 2.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0℃。 3.理解冰融化成水后,体积会变小。 (二)科学探究目标 1.能观察并记录冰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状态变化。 2.能设计实验,探究冰在融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3.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冰融化的过程和原理。 (三)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热情。 2.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养成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了解冰的融化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冰、冷藏等。 2.认识到科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观察冰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状态变化。 2.理解冰在融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在0℃。 四、教学难点 1.设计实验探究冰在融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2.分析冰融化的过程和原理。 五、教学策略 1.情境导入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观察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亲身体验冰融化的过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3.小组合作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问题引导法: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冰块、烧杯、温度计、热水、小勺、多媒体课件等。 2.学生准备:记录单、笔。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冰雕逐渐融化的视频,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冰为什么会融化?冰融化成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出本课的主题。 2.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冰融化的现象?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冰融化现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1.教师拿出一块冰块,让学生观察冰的状态和特征。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冰有一个直观的认识,为后面观察冰的融化过程做好准备。 2.教师将冰块放入烧杯中,然后将烧杯放在室温下,让学生观察冰的融化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冰在室温下的融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教师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冰在融化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冰的融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总结:冰在融化过程中,会从固体逐渐变成液体,体积会变小。 (三)探究冰在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1.教师拿出温度计,让学生认识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使用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