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教学设计 课时名称 第一课时 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分析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是本单元围绕“家乡文化生活”展开的学习活动之一。要求通过采访、考察和查阅文献等方式,了解家乡的人和物,关注家乡的文化与风俗,深入认识家乡,对丰富家乡文化生活提出合理建议。回顾昨天,考察今天,展望明天,寻找情感归宿,增进对家乡的文化认同。 学情分析 学生对家乡的人和物有大概的印象,没有详尽的了解,对探究家乡的人和物很感兴趣,对进行访谈感到新鲜和畏惧,对撰写“志”陌生,参与家乡文化生活很有热情。 学习目标 ①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融洽流利的访谈技巧。 ②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收集家乡历史人物,撰写人物(风物)志,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③学习做访谈并通过收集家乡历史人物的资料和实地采访调查,增进对这些人物的理解,辩证看待这些历史人物对家乡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思辨能力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重难点 1.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融洽流利的访谈技巧。 2.学生通过调查访问,了解家乡的人、物、风景,收集家乡历史人物,撰写人物(风物)志,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评价任务 语言建构与运用上,能有效地进行访谈。 思维发展与提升上,撰写人物(风物)志。 审美鉴赏与创造上,增进对这些人物的理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文化传承与理解上,传承并弘扬家乡的优秀文化,为家乡留下一段美好记忆。 教学评活动过程 环节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电视剧《常香玉》中“戏比天大”,“你家在哪里,我家氓山头,吃过百家饭,走过千村路,学过百灵叫,听过黄河哭,敢哭敢笑敢愤怒,困难面前不把泪来流,爱要爱的深,恨要恨个够,人民是亲爹娘,乡亲是好朋友,谁的是谁的非,天在上头,天在上头。为了父老一辈子不生气,我唱到星落月儿圆,戏比天还大,无私天地宽,只要你想听我唱到一百年,谁说女子不如儿男。”著名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在邙山头出生,在黄河边长大,以她的戏曲展示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出了“戏比天大”的艺术工作者的职业操守,她是巩义的骄傲,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在巩义的这片土地上,还有哪些成就辉煌的人物?有哪些灿烂文化的留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走街串巷,通过访问、考察,寻找家乡的名人、遗迹,并及时做好记录(课本72页调查表一 课本73页调查表二)。 环节二 学习访谈技巧,制定访谈方案(印发资料,自学后释疑) 1.什么是访谈和访谈录? “访谈”是“访”与“谈”的结合,“访”有调查、探询之意。访谈强调了交流中探询的意味。访谈有关问题,通过被访者的答复来收集客观事实材料。访谈方式灵活多样,方便可行,可以按照研究的需要向不同类型的人了解不同类型的材料。 访谈录是访谈员根据调查的需要,以口头形式,向被访者提出生活中需要对新闻人物、商业人物、科研人员等进行采访,以帮助了解情况、获取信息、推广经验等,这样写出的文章叫访谈录。它是新闻体裁的一种,是以访谈形式报道新闻人物的一种体式。 按内容分为新闻访谈、商业访谈、科技访谈、军事访谈等;按形式大致分为当面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访谈等。 2.访谈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访谈之前要做充分准备。可以查阅相关材料,也可以实地考察风景名胜、建筑设施,或走访本地博物馆和档案馆等。先要了解采写的对象,确定访谈的主题(如家乡名称的由来、家乡的历史传说等),然后拟定采访提纲,根据访谈主题选定合适的访谈对象并征得对方同意。 3.访谈技巧:“三要六不要” 三要:主导场面,要善于引导;语速要控制好;谁来执笔要说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