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寓言四则 1.了解并掌握有关寓言的基本知识,了解伊索及《伊索寓言》。 2.学会分析寓言的故事情节。(重点) 3.能用自己的话多角度概括寓意,培养发散思维能力。(难点) 4.学习改写,编写寓言,进一步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在遥远的古希腊,生长着一棵枝繁叶茂的智慧之树,据说只要认真地品尝了它的果实的人,都会变得聪明。你们想尝一尝它的果实吗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这棵树,走进《伊索寓言》,品尝它的智慧之果。 一、新课导入 1.字音字形。 二、基础梳理 课后读读写写 课中重点词语 雕像(diāo) 庇护(bì) 爱慕(mù) xū(虚)荣 较量(liànɡ) 凯歌(kǎi) 粘住(zhān) 喇叭(lǎ) 【伊索】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寓言家。 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奴隶出身,他善 于讲寓言故事并以此来讽刺权贵,最后遭到 杀害。他的寓言经过加工,成为《伊索寓言》。 他与克雷洛夫(俄国)、拉·封丹(法国)和莱辛(德国)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 2.作者简介。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民间流传的讽喻 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寓言创作有着深远影响,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 言故事之一。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的故事,以动 物寓人。故事短小精悍,描写形象生动,比 喻恰当,语言简洁朴素,富有幽默的特点。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带有讽喻和讽刺的故事。用假托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大多篇幅简短,主人公可以是人或拟人化的生物、非生物。 寓 言 3.文体知识。 主题多是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 写法上常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表现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 外国寓言作品,著名的有古希腊的《伊索寓言》,法国的《拉封丹寓言》和俄国的《克雷洛夫寓言》。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 【宙斯】是希腊神话中众神之王。希腊 神话说他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以雷电为武器 维持着天地间的秩序,公牛和鹰是他的标志。 他的兄弟波士顿和哈德斯分别掌管海洋 和地狱;宙斯还和许多女神生下了不少儿女,如火神赫费斯托、正义和艺术的保护者、太阳神阿波罗,月神和狩猎之神阿尔迪美斯,旅行和商业神赫耳墨斯,美神阿芙洛神,战神阿雷斯,智慧之神雅典娜。 一、初读寓言,整体感知 1.形象介绍。 【赫拉】是希腊神话中的天后,主神宙斯的妻子。罗马神话中称为朱诺,掌管婚姻和生育,是妇女的保护神。 【赫耳墨斯】一译海尔梅斯,是希腊 神话中众神的使者,亡灵的接引神。罗 马神话中称为墨丘利,掌管商业、交通 、牧畜、竞技、演说以及欺诈、盗窃。 他行走如飞,多才 多艺,传说他首创字母 、数字、天文学、体育 运动,发明古代的竖琴,并把种植橄榄 树的技术传给人类。 2.熟读课文,尝试复述。 教师对第一名复述者进行点评,提示学生关注复述要点: (1)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 (2)关注人物重点动作及语言。 (3)关注作者评价词语。 再请一名学生复述。 本文复述可采用的三个角度 (1)旁观者清:一读文章,从文本的角度讲故事。(讲出故事的条理性) (2)入戏者惑:再读文章,从赫耳墨斯的角度讲故事。(讲出故事的曲折性) (3)当事者迷:三读文章,从雕像者的角度讲故事。(讲出故事的讽刺性) 示例:《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通过写自命不凡的赫耳墨斯在雕像者的店里因对自己的雕像估价过高而遭遇尴尬的故事,讽刺了那些爱慕虚荣、妄自尊大的人。 师:真相只有一个,但寻找真相的路径各不相同,不同的路上有不同的人,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到不同的风景———做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