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开春两件事: 种 树 和 读 书 新课导入 “种树,舒展筋骨,愉悦身心;读书,俯仰天地,涵养性情。种树,是为了绿化大好山河,沐浴花香;读书,是为了培育精神绿洲,浸润书香。” 柳宗元 种树郭橐驼传 整体感知 壹 柳宗元(773年— 819年),字子厚,唐代河东人,世称“柳河东”,后任柳州刺史,也称“柳柳州”。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他的文学主张是“文道并重”,以山水游记、寓言和传记的文学成就最高。散文与韩愈齐名,著有《柳河东集》。 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 “唐宋八大家” 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韩愈和柳宗元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使诗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 写作背景 本文是寓言体的传记。名“传”,实际上时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是柳宗元早年在长安任职时期的作品。郭橐驼种树的本事已不可考,后世学者多认为这是设事明理之作。 本文是针对当时官吏繁政扰民的现象而为言的。中唐时期,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捐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据《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各地官僚为巩固自己的地位,竞相向朝廷进奉,加紧对下层的剥削,于是“通津达道者税之,前蔬艺果者税之,死亡者税之”,民不聊生。这就是柳宗元写作本文的社会背景。 解 题 职业 郭橐驼 种树 传 寓言体的传记散文, 一个讽喻性极强的寓言故事。 第一部分(1-2) 介绍郭橐驼命名的由来和以种树为职业 第二部分(3) 写郭橐驼种树与他人种树的不同 第三部分(4-5) 话题从种树转移到政事上 主要内容 贰 赏析内容 郭橐驼,不知始何名。病偻,隆然伏行,有类橐驼者,故乡人号之“橐驼”。橐驼闻之曰:“甚善。名我固当。”因舍其名,亦自谓“橐驼”云。 译文:郭橐驼,不知道他起初叫什么名字。(他)患了脊背弯曲的病,脊背高起而弯着腰走,就像骆驼一样,所以乡里人给他起外号“橐驼”。橐驼听闻后说:“很对,(这样)称呼我确实恰当。”于是舍弃了他原来的名字,也自己称为“橐驼”。 橐驼:骆驼,指驼背 病:名词作动词,患……病 类:像 故:所以 号:外号 名:名作动,称呼 固:确实 因:于是,副词 舍:舍弃 谓:称为 第一段 其乡曰丰乐乡,在长安西。驼业种树,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视驼所种树,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译文:他的家乡叫丰乐乡,在长安城西边。郭橐驼以种树为职业,凡是经营园林观赏游览的长安有钱人和(种树)卖果的人,都争着迎接和雇用他。观察橐驼种的树,有的是移植来的,也没有不成活的;而且长得高大茂盛,结果实早且多。其他种树的人即使暗中观察仿效,也没有谁能比得上。 业:名词意动,以……为职业 为:从事,经营 观游:观赏游览 取养:雇用 视:观察 或:有的是 移徙:移植 实:名作动,结果实 蕃:多 莫:没有谁 如:比得上 第二段 郭橐驼是怎样的一个人? 思考分析 姓名 郭橐驼 籍贯 职业 形象 特长 性格 长安丰乐乡 种树 隆然伏行、类橐驼 擅长种树且技艺高超 乐观、豁达、自信 职业上的高超技艺如何体现? 或移徙,无不活;且硕茂,早实以蕃。 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皆争迎取养。 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 思考分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