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文是老舍先生另一篇脍炙人口的动物相关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的看法的变化,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欺软怕硬和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鸡母亲”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通过与《猫》进行对比阅读,感受作者在表现动物特点和表达情感上的异同。学习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并通过对比老舍两篇文章的特点,感悟作者的语言风格,积累写作方法。 二、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已经初步学会了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结合本单元第一课时《猫》的教学,可以通过具体事例感悟母鸡的性格特点,抓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但从写作方面来说,没有接触过“欲扬先抑”这一写法,需重点点拨。另外,《猫》和《母鸡》是同一作家的两篇不同文章,学生应从单篇阅读的感性体验,学会对比分析,整理名家介绍动物的不同写法,为自己的习作积累素材。 三、课时目标 1.感受老舍笔下母鸡的特点。 2.体会老舍对母鸡的情感变化。 3.感悟欲扬先抑的写法特点,并尝试运用。 四、评价任务 1.填写动物信息简卡 2.绘制人物情感曲线图 3.填写写作方法对比表 4.完成动物正名书 五、学习活动 回顾旧知,过渡导入 出示表格: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老舍笔下可爱的动物朋友———猫,那老舍对这只小猫包含着怎样的情感?他是用什么方法表达的呢? (指名生回答,学生补充表格) 预设:老舍对猫非常喜爱,他用具体事例体现了小猫的特点,又用明贬实褒的写法表达自己对小猫的喜爱之情。 师:这节课,我们再来一起读读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看看他又为我们介绍了一位怎样的动物朋友,老舍对它又有着怎样的感情呢? 任务一 梳理脉络,完成人物情感曲线图 1.标划关键句 师:对于动物朋友母鸡,老舍到底喜不喜欢呢?我们一起去文中找找证据,请浏览全文勾画出作者直接表达对母鸡的态度的句子。 学生汇报,师汇总展示如下: ①我一向讨厌母鸡。 ②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一群小雏鸡的母鸡。 ③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2.绘制感情指数图 师:那这几句话到底作者喜不喜欢母鸡?请在人物情感曲线图中标划出每个句子所反应的老舍对母鸡的喜恶程度的点,并连点成线。 请同学说一说,老舍对母鸡的情感是怎样变化的? 师总结:作者对母鸡的态度是从讨厌到改变,最终敬爱。 任务二 细读品味,完成动物朋友性格简卡 师:作者一开始为什么讨厌母鸡,后来又不再感讨厌呢?我们去文章中找找答案。 1.学生自读《母鸡》全文,运用上节课学过的“典型事例表现特点”的方法,完成动物性格简卡。 2.小组内交流,补充。 3.请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师点拨指导。 预设: 讨厌的原因: 叫声难听(第一段) 欺软怕硬(第二段) 爱炫耀(第三段) 不再讨厌的原因: 负责(第五段) 慈爱(第六段前两句 第七段第二句) 勇敢(第六段第三句) 辛苦(第七段前两句 第八段) 教师板书性格特点 任务三 品味文章,总结动物介绍方法 1.讨论 师:作者既然最终是不再讨厌母鸡的,直接去掉全面的对母鸡的不好的印象,直接写后面的母鸡的优点好不好? 指名生回答,教师总结引导:一开始作者的介绍符合一般人们对母鸡的印象,后面写了转变,更加真实;这样写更容易引起读者兴趣;有了前后对比,表达的感情更加强烈。 这种写法就叫做———欲扬先抑 (先贬后褒) 2.对比 补充课初出现的表格,填好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