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19450

选必一第7课近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件(共24张PPT)

日期:2024-12-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3094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选必,PPT,24张,课件,管理,选拔
  • cover
(课件网) 近代以来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二单元第7课——— 01 02 03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干部制度和公务员制度 目录 CONTENTS 01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梁启超《变法通议》 (一)科举制的变化 原因 科举制本身的弊端无法适应社会现实需求; 西学传播和洋务运动的影响; 挽救民族危机和维护清王朝统治的需要; 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民主革命的影响。 自洋务新政以来,为了适应形式的需要,洋务派引进了大量的西方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了一大批精通洋务的各种新式人才。这实际上已对只培植官僚的传统教育目标造成冲击。 ———《晚清科举革废进程中政学关系的变化》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一)科举制的变化 表现 晚清科举制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戊戌变法 变革官制 清末新政 废除科举 ①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② 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③ 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①1901年,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 ②1905年,光绪帝诏准立停科举之奏,1906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二)传统官制改革 晚清传统官制进行了哪些改革? (1)裁减冗署冗官 (2)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3)瓦解六部建制,陆续设农工商部、巡警部、学部等部门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三)选官制度改革 晚清政府推出了哪些新的选官制度? 1.设立学堂选官制度: ①初步设立(1901年):规定凡学堂考试合格毕业者,均给予举人、贡生、进士等出身,对成绩优秀者进行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 ②正式设立(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癸卯学制),学堂选官制度正式设立。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三)选官制度改革 晚清政府推出了哪些新的选官制度? 2.留学生毕业选官制度: 规定每年举行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考试结果分为三等,分别赐予进士、举人出身,再分配相应官职 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三)选官制度改革 如何评价晚清选官制度改革? 清末选官制度“三创新”和“五沿旧 (1)创新 ①学堂教育选官。②留学毕业生选录制。③议员选举制。 (2)沿旧 ①继续沿用旧有官员。②继续沿用荫典和封赠。③继续考录举贡、拔贡和优贡。④继续实行官员保举。⑤捐纳名废实存。 选官制度开始向近代转型,有助于培养近代人才; 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 选官目的依然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巩固练习 从1905年到1911年,清政府共进行了6次被称为“洋科举”的留学生考试,共录取了1388人。被录取者会因所学专业被授予“工科进士”“商科举人”等称号。这说明这一时期的选官制度( ) A.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 B.延续科举取士方式 C.具有新旧并存的特点 D.侧重选拔留学人才 C 优贡考试是清廷废除科举后保留的善后举措。据1907年《时报》载:在浙江优贡考试期间,一位趋新的外地书商发现当地士子对新学的了解相当“卑下”,“思想之鄙陋有不能言语形容者”,他“不禁为吾浙前途悲”。据此可知,当时( ) A.风俗习惯新旧杂陈 B.教育近代化艰难起步 C.社会呈现转型特征 D.士子对新政缺乏信心 C 02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民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1912.1-1912.3) ———考试制度 如何运作? 有何影响? 有何局限? 孙中山认为文官要“有才、有德”,是否能够委任为政府官员,“要通过考试制度”“最严密、最公平地选拔”。孙中山主张在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