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30298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 导学案(原卷版 解析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地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25次 大小:39235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2024-2025,食料,解析,原卷版,导学案,传播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跨学科主题学习—探索外来食料作物传播史 (学案) ( 0 1 学习目标 ) 学习目标 学习重难点 1.通过运用所学的地图知识,能确定各种食料作物的原产地和传播路径。(区域认知) 2.小组合作运用地理、历史、语文等学科知识,分析食料作物的传播历史。(综合思维) 3.围绕学生熟悉的饮食习惯,聚焦学生生活的真实问题,运用地理、历史、语文等多学科知识寻求现实问题的解决途径,从而提升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培养其节约粮食、珍惜食物的习惯。(人地协调观) 4.按照食料作物的特点,烹饪美食,提高动手能力。(地理实践力) 教学重点:① 外来食物作物传入中国的路径。 ② 跨学科知识的综合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将地理知识与历史、语文等学科知识有效融合。 ( 0 2 自主学习 ) 任务一:认识食料作物的原产地 现在我们司空见惯的很多食料,如胡萝卜、大蒜、番茄、玉米、土豆等,都是从世界其他地方引入我国的。 (1)查阅资料,和同学讨论,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料作物。 粮食、鱼肉、蔬菜、水果、调料…… (小麦、玉米、马铃薯、番茄、胡萝卜、黄瓜、菠菜、辣椒、大蒜、洋葱…… (2)分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查询5种常见食料作物的原产地。 表1 常见食料作物的名称和原产地 食料作物名称 别名 原产地 例:大蒜 胡蒜、蒜头 中亚和地中海地区 胡萝卜 红萝卜、丁香萝卜 亚洲西部 番茄 西红柿、洋柿子 南美洲西部 玉米 苞米、包谷 美洲 土豆 马铃薯、山药蛋 南美洲安第斯山区 黄瓜 胡瓜 印度 资料1:自从张骞开辟通往西域的道路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频繁。通过这条道路,西域的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传入中原。 资料2:随着新航路的开辟,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原产于美洲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辣椒和南瓜等,由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带到欧洲,后来传播到亚洲、非洲和其他洲。玉米和马铃薯传入欧洲后,最初只是种植在庭院中,供人们观赏。16世纪末,马铃薯作为食用作物开始在欧洲推广。甘薯引入欧洲后,传播比较慢。 资料3:明朝时,玉米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从西亚、中亚传入我国西北地区,从印度、缅甸传入我国西南地区,从菲律宾传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玉米传入中国后,先是在丘陵山地种植,后来逐渐扩展到平原地区。清朝前期,玉米在全国各地多有种植。乾隆、嘉庆年间,玉米得到大规模推广。马铃薯和甘薯在中国的传播历程与玉米相似。 资料4:美洲的番茄由西班牙人带回欧洲,最初只是最为观赏植物。明朝万历间,番茄被引入中国,长期被当作观赏和药用植物。清朝光绪年间,番茄开始作为食用蔬菜在菜园种植。 辣椒原产于拉丁美洲的秘鲁和墨西哥一带,15世纪末传入西班牙。16世纪,辣椒传到英国等欧洲国家。明朝时,辣椒传入中国,被称为“番椒”。 资料5:胡椒,又名为履支等,胡椒原产于东南亚、南亚等热带地区。胡萝卜又名红萝卜。甘荀,原产于亚洲西南部,栽培历史在2000年以上,约在13世纪经伊朗传入中国,现分布于全国各地。 任务二:认识外来食料作物传入我国的路径 每种外来食料作物从原产地传入我国,都需要经历一定的传播路径。 (1)选择某种外来食料作物,查阅资料,了解这种食料作物传到我国的时间和传播路径。 公元前6000年左右,西亚的小麦、大麦等进入了欧洲。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2世纪间,通过丝绸之路,葡萄、苜蓿等传到中国,樱桃、杏等也从亚洲传到罗马。 (2)在下面的世界轮廓图中,用箭头描绘这种食料作物传人我国的路径,并在箭头上标注传到我国的时间。 ① 玉米和马铃薯从16世纪中期和后期起在欧洲广泛种植,明朝开始传入中国,后遍布全国。 ② 石榴原产波斯(今伊朗)一带,公元前2世纪(西汉)张骞通西域后经陆上丝绸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