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051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5次 大小:694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4-2025,学年,高一
  • cover
广东2024—2025学年(上)高一级期中考试 语 文 本试题共8页,共25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 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 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 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一部分 课内积累(共24 分) 一、课内选择题(12 分,每小题 2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多平方. 方.宅十余亩 B.何为其然.也 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C.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D.烟涛微茫信.难求 低眉信.手续续弹 2.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A.正襟危坐.而问客曰 因为.长句,歌以赠之 ( .. . ) ( . . ) B.秋月春风等闲.度 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 . ) C.铁骑突出.刀枪鸣 须臾.成五采 ( . ) ( . . . ) D.凌万顷之茫然. 整顿.衣裳起敛容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訇然中.开 ②舞.幽壑之潜蛟 ③尚能饭.否 ④顺流而东.也 ⑤崖限.当道者 ⑥栗.深林兮惊.层巅 ⑦不知东方之既白. ⑧侣.鱼虾而友.麋鹿 ⑨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A.①④⑤⑨\②⑥\③\⑦\⑧ B.①④⑤⑨\②⑥\③⑧\⑦ C.①⑤⑨\②⑥\③④\⑦\⑧ D.①⑤⑨\②⑥\③④⑦\⑧ 4.下列句子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凌万顷之茫然 ②而今安在哉 ③渔樵于江渚之上 ④何为其然也 ⑤此东海也 ⑥稍见云中白若樗蒱数十立者,山也 ⑦崖限当道者 ⑧而又何羡乎 ⑨渺渺兮予怀 A.①③⑦\⑤⑥\②④⑧\⑨ B.①③⑦\④⑤⑥\②⑧\⑨ C.①⑦\③\⑤⑥\②④⑧⑨ D.①⑦\③\⑤⑥\②④⑧\⑨ 5.下列选项中运用相同修辞手法的一项是(2分) A.主人下马客在船 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B.樯橹灰飞烟灭 江州司马青衫湿 C.终岁不闻丝竹声 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D.幽咽泉流冰下难 一夜飞度镜湖月 6.下列对相关文化常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第 1 页 共 8 页 A.“朔”“望”“晦”分别指农历每月初一、十五和三十,“既望”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B.五岳,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C.“阳”和“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为“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阴”。 D.羽扇,鸟类羽毛制作的扇子。纶巾,用青丝带做的头巾。二者连用,在古代特指儒将周瑜。 二、课内默写题(12分) 7.请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琵琶行》中白居易用生动的比喻来写无形的音乐,其中“_____,_____” 两句描写两种旋律的交错出现,视觉形象与听觉形象同显,令人眼花缭乱,耳不暇接。 (2)古诗文中常用衬托的手法来描写高山的雄伟巍峨。例如《登泰山记》中姚鼐俯瞰日观峰以西的小山,“_____,_____”两句就衬托了泰山的高峻;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 中,先写天姥山超越五岳的气势,再以“_____,_____”来衬托天姥山的高大巍 峨。 (3)《古文观止》对苏轼《赤壁赋》中的两句做了这样的点评:“知终无可奈何也,故借此意于 悲风之中。”据此推断,它点评的句子是“_____,_____”。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作者借“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 己对百姓忘却国耻的沉痛之情。 (5)“瑟”是中国古老的拨弦乐器,代表着高雅的审美,是中国古典诗词常用的意象,如 “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共66 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现代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