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2873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教学课件(共26张PPT)选择性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4-12-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2次 大小:10358739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26张,社会,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件网) 为什么现代很多人争相报考公务员?现代公务员制度与科举制度有何关系?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选择性必修一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课程标准】 了解晚清、民国、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制度的演变;认识近现代中国公务员制度的影响。 隋朝 唐朝 宋朝 明朝 创立 发展 完善 鼎盛 1905 科举制废除 晚清 1、科举制度的变革 回忆第5课:科举制的发展历程 材料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欲觅制器之器与制器之人,则或专设一科取仕,终身悬以为富贵功名之鹄,则业可成,艺可精,而才亦可集。 ———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书》(1864年) 一、因时而变:晚清选官制度的变革 元朝 中断 科举制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政治:鸦片战争后,列强发动系列侵华战争,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的推动。 经济:洋务运动的开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思想:西学的传播;科举制度自身日趋保守,不能适应时代发展。 ◎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1898年 戊戌变法 变革官制 1905-1911年 清末新政 废除科举制 改革科举制: ①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选拔经时济变之才; ②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 结果:变法失败,慈禧下令恢复旧制。 1905年废科举:1905年,光绪帝决定自1906 年起,所有乡试、会试一律停止,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 科举制怎么变? 1901年设学堂:1901年,实行新政,通令各省书院一律改为大学堂,各府、州、县学改为中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幼稚园学校)。 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0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 材料 科举夙为外人诟病,学堂最为新政大端。一旦毅然决然舍其旧而新是谋,则风声所树,观听一倾,群且刮目相看,推诚相与;而中国士子之留学外洋者,亦知进身之路,归重学堂一途,益将励志潜修,不为邪说浮言所惑,显收有用之才俊,隐我不虞之诡谋,所关甚宏,收效甚巨。且设立学堂者,并非专为储才,乃以开通民智为主,使人人获有普及之教育,且有普通之知能,上知效忠于国,下得自谋其生。 ———袁世凯等《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1905年) 【问题探究】阅读材料,指出袁世凯主张废除科举制的原因是什么? ①换取列强信任; ②可使留学生为求功名而潜修所学,不受蛊惑; ③设立学堂可以培养人才,开启民智,促进教育发展; ④总之,可维护清王朝统治。 ◎袁世凯 材料1 废止科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科举制度在当时社会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被视为“政治体系和社会体系的核心”,或“在传统中国的政治理论和社会实际结构中居于中心的地位”。由批评科举制的弊端、呼吁改革科举,到尝试把科举与学堂综合,到最终指责科举阻碍新学将其彻底废除,此种变化典型地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深刻危机。 萧功秦认为“科举制度的废止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 ———摘编自李斌《顿挫与嬗变:晚清社会变革研究》 材料2 废八股改策论的决策,是百日维新中最值得称道的事件之一,无疑有利于时务人才的培养。但是,八股取士“行之且千年,深入迂儒骨髓”;许多读书人把八股当作自己人仕升官的敲门砖,“皆与八股性命相依”。千百万生童举子“骤失所业,恨康有为特甚”,要“聚而殴之”,直隶士人甚至要对康行刺,足见斗争之尖锐。 ———龚郭清《戊戌变法运动透视》 思考:结合材料,谈谈清末废除科举制在当时产生什么影响? 消极: ①造成了中国选官制度的紊乱; ②阻断旧式读书人出路,尤其是社会阶层流动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