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44520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08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601056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同步,教学,历史选择性必修2,7课,古代,商业贸易
  • cover
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2 第7课 古代的商业贸易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商业贸易的起源和古代商贸活动与贸易通道; 2.知道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日常生活中的角色。。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认识古代的商业贸易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 【唯物史观】认识商业贸易的条件和商业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图片和历史资料,探究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认识古代东西方商业贸易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特点,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家国情怀】认识丝绸之路的发展概况及其影响,联系当前的共建“一带一路”,培养家国情怀。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古代商业贸易的特点,古代商业贸易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相互影响。 教学难点:古代中国及世界商贸的发展及相互影响。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选择性必修 2第三单元第7课,讲述了古代的商业贸易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古代商业贸易的起源问题; 古代的商业贸易活动与贸易通道, 旨在了解古代中国、埃及、两河流域、希腊等区域的商业贸 易活动及特点, 知道丝绸之路等跨区域的贸易交流渠道。第二部分是关于商业贸易中货币、信贷、商业契约等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后面两课讲述的是近现当代商业贸易发展、变化及其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三课关联中外、贯通古今。从古代到现当代,商贸活动从地方性行为扩大发展为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的活动, 逐步呈现出全球化趋势,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变化。 所以本课对整个单元起了引领作用。 2.高二的学生已经完成了中外通史课程的学习,对于各个历史时期的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认识。这就为自主学习奠定了一定基础。但对于商业贸易中的概念, 如货币、信贷和商业契约等与经济学、金融学相关的知识知之甚少。 3.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了解劳动工具的日益改进不断改变着人们的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 情景导入: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 ———习近平(2017年0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一带一路”的提出是延续了我国古代重要的商业贸易通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我们都知道是汉代开通的。 但是古代的商业贸易是何时起源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业活动是否各具特点? 带着这些问题,咱们开启今天的课程,共同来了解商业的起源及古代的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的起源与发展 (一)商业贸易的含义: 是指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销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在我国,一般对内称商业,对外称贸易。商业贸易是商品交换的表现形式,是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 (二)商业贸易的起源: 1.时间: 原始社会后期。 2.条件: 社会分工、产品剩余及私有制的产生,交换的出现;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历史解释: 社会大分工 (1)原始社会后期发生的畜牧业同农业的分离,为私有制的产生创造了物质前提。 (2)原始社会末期,因生产工具的使用和改良引起的手工业同农业的分离。 (3)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专门经营商品买卖的商人,商业资本开始积累。 3.目的: 换取自己所需的物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