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74269

2024—2025学年度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高一第一学期12月期末练习历史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2-06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50次 大小:112097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2024,学期,答案,试题,历史,练习
  • cover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 1.乾隆五十五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吸收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表演方法及一些民间曲调,通过不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其多种艺术元素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其形成反映了当时( ) A.君主专制强化 B.文化隔阂消除 C.意识形态宽松 D.民族交融加强 2.封泥是古代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印章的泥块。如图所示是出土的秦代封泥,它可以印证当时( ) A.书法艺术成熟 B.实行郡县制 C.出现了造纸业 D.用泥土制陶 3.自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越北方。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格局也已定型。南宋时,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一变化反映出( ) A.门第观念日渐淡化 B.经济重心逐渐转移到南方 C.美洲白银大量流入 D.社会成员的身份趋于平等 4.南朝某将领出使北方,目睹洛阳风貌后感叹道:“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该材料直接说明了( ) A.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卓有成效的 B.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是必要的 C.北方社会局势非常稳定 D.洛阳城的繁华、富庶 5.21世纪初,河北省商义县四台遗址出土了距今6800—6400年的尖筒底罐,迄今国内出土的尖侧底罐仅此一件,而出土于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卡林加河口、叶尼塞河流域的部分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大口面底罐在器型、纹饰、制法方面与之十分相似。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 ①陶器是生产力水平的代表 ②早期文明存在跨区域交流 ③考古发现丰富了历史认知 ④中俄定居文明具有同源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如图是1950年创作的版画《保卫世界和平签名运动》,该作品( ) A.反映了新中国外交受国际局势的影响 B.发展了中国绘画注重写意的基本风格 C.表现了农民拥护社会主义制度的态度 D.体现了“双百”方针对文艺发展的作用 7.春秋前期,卿大夫的家内盛行家臣制,家臣出身宗族,有自己的封邑和武装。春秋后期出现了非宗族出身的家臣,不再具有封地,以粮食为俸禄。据此可知,春秋后期( ) A.宗族势力退出了政治舞台 B.农业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C.集权制度得到普遍地认可 D.社会阶层流动性有所加强 8.1937年11月,太原战役结束后,毛泽东指示,华北以国民党军为主体的战争已结束,以八路军为主体的战争开始,并要求八路军“力争山西全省乡村”,发动群众“运动起来”,“多打小胜仗”、开辟“全面抗战新局面”。材料说明,华北抗战即将进入( ) A.敌后游击战阶段 B.城市攻坚战阶段 C.正面阵地战阶段 D.全民族反攻阶段 9.孙中山说:“庚子、辛丑以后,中国人的脾气被帝国主义者认识清楚了些,知道一味的强硬手段还不济事;必须用些柔和方法,才能将爱和平、讲礼貌的中国人压服得住。”在议和过程中,美国就有人认为“切勿加中国以不公平导致产生新的仇视”。材料意在说明义和团运动() A.改变了西方列强侵华的方式 B.使西方列强平等地对待中国 C.粉碎了列强侵略中国的企图 D.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意识 10.1911年,革命党人创办的《神州日报》刊登了四幅名为“康乾时之中国”“咸同时之中国”“现在之中国”和“将来之中国”的漫画(面中的老虎代表中国,人物代表西方国家),表现出对中国未来命运的深切担忧。其中名为“将来之中国”的漫画应是( ) A. B. C. D. 11.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和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而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材料中“少数人”的实践活动( ) A.创办了一批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