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2/2025/02/7e/7e038c9fc73a38c85914febb9b0f7d5a.png)
榆林市第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75分钟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在随葬品方面,有些墓有精致玉器以及代表财富的猪头骨(如神木、陶寺),而有些墓则空无一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这表明此时期( ) A.私有观念尚未形成 B.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C.宗法制度逐渐形成 D.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2.商周时期,学习诗、书、礼、乐知识是贵族阶级享有的特权;而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等代表人物中,既有士人阶层、小土地私有者,也有小手工业代表和农民代表。这种变化反映出( ) A.私学取代官方教育 B.儒学统治地位遭挑战 C.教育权利逐渐下移 D.封建统治已经确立 3.两汉时期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志向,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志,张骞“凿空”的勇气,班超“投笔从戎”“立功绝域”的追求,这反映了汉代() A.放眼全球的世界视野 B.以武力安天下的情怀 C.追根究底的史家风貌 D.昂扬进取的时代精神 4.北朝时,北齐士族王源将女儿嫁给富阳的大富豪满氏,但因为满氏是庶族,遭到了士族阶层的一致反对,御史中丞沈约更是带头上书,要求将王源革职查办。这一现象反映出当时( ) A.门阀制度等级森严 B.监察体系日益完备 C.婚姻自主意识增强 D.社会风气不断改善 5.南北朝时,北方人骑马是日常生活,南方人则畏马如虎。唐代时,南北方人对骑马已经习以为常,男女皆然。唐人骑术水平不差,马球成为常见运动。材料现象反映了唐朝时期( ) A.北方文化逐渐取得了主导地位B.男女社会地位趋于平等 C.民族交融为中华文明注入活力D.游牧经济范围不断扩大 6.唐代文人创作的诗歌传诵于士庶、僧徒、孀妇、牛童、马夫之口,吟诵于乡校、佛寺、逆旅、行舟之中,乃至谱写成流行歌曲。这反映唐朝诗歌繁荣的原因之一是( ) A.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 B.崇尚诗歌的社会氛围 C.科举制提升官员素质 D.官方意识形态的提倡 7.柳诒徵的《中国文化史》载:“(宋朝)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印刷术的发展B.科举制度完善C.造纸术有突破D.图书成为商品 8.“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并不是地方政府,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换言之,是中央侵入了地方。”材料意在说明元代的行中书省( ) A.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 B.使地方保持相当大权力 C.调动了地方政府的积极性 D.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9.卫所制是明代的军事制度,卫是卫所制下最高的军事战术单位。下表是明朝初年部分地区设置卫所的情况。这些卫所的设立主要是为了 ( ) 卫的数量 驻地 11卫 山东沿海 14卫 浙江沿海 9卫 福建沿海 8卫 广东沿海 A.配合郑成功收复台湾 B.防范蒙古人南下 C.抵御英国的殖民扩张 D.抗击倭寇的骚扰 10.鸦片战争前,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西方的英、法、荷等国乃是“未受教化”的“蛮夷之邦”,“腿不能打弯”“一扑即不能起”“不善陆战”等主观歧视的观念在很多高级官员中非常普遍。这反映出当时() A.国人思想观念落后B.西方殖民侵略加剧 C.中西方经济差距大D.清朝统治危机四伏 11.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乡内外民众组织团练,用游击战术袭击敌人。在香港、澳门为外国人雇佣的工人,纷纷返乡。天津、烟台、旅顺乃至北京附近,都有民众自发起来袭击侵略军。中国民众的这一行为( ) A.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B.彰显朴素的民族情怀 C.反映了战术的单一性 D.得到政府的有力支持 12.有学者在研究晚清困局原因时指出:国际形势演变,甲午战争失败,清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