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50788

跨学科实践活动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课后作业 (含解析)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日期:2025-04-2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42次 大小:36582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跨学科,作业,化学,九年级,人教,学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跨学科实践活动6 调查家用燃料的变迁与合理使用 【基础达标】 1.以“创新、国际化、跨越周期”为主题的2023—2024中国新能源国际投资大会于2024年1月23日在北京举办。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及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煤燃烧时产生的一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之一 B.汽油是石油加工的产品,是常用的汽车燃料 C.汽车化油器将汽油进行雾化,目的是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D.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可以部分解决化石能源面临耗尽的问题 2.今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下列美丽乡村建设活动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 A.铺设管道,实现雨水、污水分离处理 B.燃料改革,尽量实现煤改气、煤改电 C.收割麦田之后,秸秆焚烧简易化处理 D.宣传节能意识,施行阶梯电价、水价制 3.(2024·山西大同·二模)人类发展史也是利用燃料的历史家庭燃料使用的变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家庭使用燃料分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家庭最先使用的是天然气 B.蜂窝煤比煤球燃烧更充分 C.煤油是煤分解得到的产品 D.家庭燃料未来方向是煤气 4.“可燃冰”外观像冰,是在海底的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还含有少量二氧化碳气体。下列关于“可燃冰”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燃冰”是氧化物 B.“可燃冰”是一种比较清洁的能源 C.“可燃冰”提供了水可能变成油的证据 D.“可燃冰”可直接拿回家作燃料 5.(2024·陕西西安·模拟预测)在山区,松针、木柴、煤都是常用的燃料。做饭时,人们通常先点燃松针,再用燃烧的松针引燃木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人们通常先点燃松针,是因为松针的着火点较低,易燃烧 B.木柴燃烧时,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C.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刻盖上锅盖灭火 D.用炉灰盖灭燃烧的煤,主要灭火原理是移除可燃物 6.(2024·河南信阳·二模)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关乎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充分燃烧,能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煤、石油、天然气属于可再生能源 D.加大化石燃料的开发,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 7.生物柴油是以植物油和动物油等为原材料制成的燃料。研究表明,生物柴油燃烧后,二氧化硫和颗粒物质的排放很少,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排放量比化石燃料低11%~53%。使用生物柴油的优点是( ) ①减少空气污染 ②不可再生 ③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 8.(2024·北京·中考真题)下列燃料在中充分燃烧时,不会产生的是( ) A. B.CO C. D. 9.(2024·宁夏·中考真题)目前,我国在氢能领域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掌握了氢燃料电池及其关键零部件、动力系统、整车集成和氢能基础设施等核心技术。 (1)氢燃料电池中,氢气作为燃料,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为 价。 (2)氢燃料电池是一种直接将 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3)氢能在交通运输等领域的推广应用,可以有效减少 。 (4)目前人类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还有 (填一种)。 10.杭州亚运会开幕式使用“零碳甲醇”(CH3OH)作主火炬燃料,为中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制备甲醇与甲醇燃烧的过程如图。 (1)光伏发电是将 能转化为 能。 (2)制备甲醇的原料之一是氢气,主要通过电解水获取,该反应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产生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 ;另一原料二氧化碳可从空气中捕集。 (3)制备甲醇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整个过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填化学式)。 (5)火炬“薪火”传递结束后,采用关闭燃料阀门的方法熄灭火炬,其原理是 。 (6)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21世纪人类面临的重要课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