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常见的碱 中和反应 1.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等碱溶液中都含有,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都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 2.碱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广泛的用途。碱有腐蚀性,应妥善保存,使用时注意安全。 3.酸和碱能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 分层作业 逐点击破 夯实基础 1.下列各组物质的名称、俗称和化学式一致的是( ) A.氢氧化钠、纯碱、 B.氢氧化钙、消石灰、 C.氧化铁、铁锈、 D.水、干冰、 2.下列关于氢氧化钠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对皮肤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B.能吸收水蒸气潮解,发生化学变化 C.能去除油污,可作炉具清洁剂 D.易溶于水,溶解时放出热量 3.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久置,因发生化学变化导致溶液质量减小的是( ) A.浓盐酸 B.浓硫酸 C.石灰水 D.氢氧化钠溶液 4.下列反应属于中和反应的是( ) A. B. C. D. 5.中和反应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下列做法应用了中和反应原理的是( ) A.用生石灰作食品干燥剂 B.用熟石灰与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 C.用碳酸氢钠和柠檬酸等原料自制汽水 D.用含的药物治疗胃酸过多症 6.向盛有一定量氢氧化钙溶液的烧杯中通入适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反应过程中相关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可以表示( ) A.烧杯内水的质量 B.烧杯内溶液的质量 C.烧杯内物质的总质量 D.烧杯内物质中氢元素的总质量 7.如图,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B内溶液已变为无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烧杯B内溶液显无色,说明溶液呈中性 B.烧杯A内溶液的质量变大 C.烧杯B内溶液颜色的变化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D.上述实验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拓展提升 8.某同学为了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设计了下列四组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 B. C. D. 9.小烧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烧杯中溶液颜色变化的顺序是( ) A.紫色红色蓝色 B.蓝色紫色红色 C.蓝色红色紫色 D.紫色蓝色红色 10.物质可发生“酸盐”的反应,则可能是( ) A. B. C. D. 11.用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和酚酞溶液按如图所示步骤进行实验。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 无色溶液A是_____,仪器C是_____。 (2) 实验中滴入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____。 (3) 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4) 步骤⑤的操作名称是____,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应_____。 (5) 实验步骤②和③两次使用了滴管,用完后需要洗涤的是____(填“②”或“③”)。 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 欲通过实验证明能与发生反应,某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实验装置中的夹持仪器已省略)。先挤压胶头滴管,将溶液滴入充满的试管中,再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烧杯中的水发生倒吸。 (1) 甲同学得出二者能发生反应的结论,但乙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足以证明与发生了反应,理由是_____。 (2) 已知溶液呈碱性。为进一步证明与发生了反应,下列实验设计可行的是____(填序号)。 ①利用原装置,将溶液换成水做对比实验,观察现象 ②在原实验后的试管中,继续滴加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知识链接 在验证物质的性质时,对于现象不明显的实验,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使实验现象外现,也可以通过验证反应物的减少或消失、新物质的生成来确定反应的发生。此外,对照实验也是排除干扰常用的一种手段。 第2课时 常见的碱 中和反应 分层作业 逐点击破 夯实基础 1.B 2.B 3.C 4.C 5.D 6.D 7.D 拓展提升 8.D 9.B 10.D 11.(1) 氢氧化钠溶液; 酒精灯 (2) 证明稀盐酸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 (3) (4) 蒸发; 停止加热,靠余热蒸干 (5) ③ 活学活用 学以致用 (1) 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 (2) 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