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第三单元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总分 得分 一、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填入括号内。(3分) [qū qǔ] 戏曲( ) 曲线 ( ) 曲调( ) [jiàng xiáng] 投降( ) 降落 ( ) 降价( ) 二、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7分) 蟋蟀 huā fèi( )了一些时间在 xuǎn zé( )zhù zhǐ( ),它不会利用现成的dòng xué( )居住,它自己挖掘的住宅会有 zhuān mén( )dà ting( )和 wò shì( ). 三、选择题。(填序号)(12分) 1.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操扬空隙 B.孙色输赢 C.均匀枯委 D.疲劳嫩红 2.“半江瑟瑟半江红”中“瑟瑟”的意思是( ) A.寒冷 B.得意 C.发抖 D.未受到残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3.下列词语中的“题”与《题西林壁》中的“题”意思相同的是( ) A.话题 B.题字 C.试题 D.题意 4.“虎”“羊”“马”的家分别叫作( ) A.穴、圈、厩 B.穴、棚、窝 C.窝、洞、巢 D.棚、洞、厩 5.《昆虫记》中描写了许多昆虫,下列不可能出现在书中的动物的是( ) A.象鼻虫、蟋蟀 B.蜘蛛、蜜蜂 C.螳螂、蝎子 D.骆驼、恐龙 6.读下面一段话,可知作者采用的观察方法是( ) 爬山虎的脚要是没触着墙,不几天就萎了,后来连痕迹也没有了。触着墙的,细丝和小圆片逐渐变成灰色。 A.用鼻子闻 B.用耳朵听 C.连续观察 D.用手触摸 四、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6分) 1.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_____ 2.这不就是爬山虎的脚吗?(改为陈述句) _____ 3.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合适。(修改病句) 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3分) 1.“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在这段话中,作者把_____比作_____,可见作者对事物的观察十分细致。(2分) 2.《暮江吟》中的“_____,_____”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美妙的秋夜画卷;《题西林壁》中的“_____,”_____蕴含着“对于问题的认识,角度不同,看法就不同”的道理;《雪梅》中的“_____,_____”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学会取长补短。(6分) 3.从谚语中关注气候:“八月暖,九月温,_____”“八月里来_____,雁儿脚上_____”;从谚语中联系生活:秋天到了,接连下了几场雨后,妈妈让我穿上了厚外套,还告诉我说:“_____,_____。”(5分) 六、看漫画,完成练习。(7分) 1.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描述你对右边漫画内容的理解。(2分) 小优,你常陪我玩,送你一副眼镜。 _____ 2.针对漫画所反映的现象,设计一条宣传语。(1分) _____ 3.你有保护视力的好办法吗?请给同学们提出两条建议。(4分) 多进行户外活动,经常远眺。 (1)_____(2)_____ 七、阅读理解。(22分) (一)蟋蟀的住宅(节选)(8分)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1.根据选段内容,并联系课文填一填。(3分) (1)“屋子”指_____,“工具”指_____。(1分) (2)蟋蟀的住宅内部特点是:_____。(2分) 2.作者不仅把蟋蟀挖掘的洞穴说成是“住宅”,而且称其为“伟大的工程”,这样说是否有点夸张呢?为什么?(2分) _____ _____ _____ 3.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发现蟋蟀住宅的内部特点的?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_____ _____ _____ (二)寄生虫(14分) ①看看这个身上长着红白黑相间的条纹昆虫,形状像一只难看而多毛的蚂蚁,它一步一步来回(观察 巡查)着一个斜坡,锁定一个角落开始细心(观察 巡查)地面出现的蛛丝马迹,并用它的触须在地面上试探着。你如果看到它,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