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风唤雨的世纪》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读写“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等生字,理解“呼风唤雨、世纪、技术、改变、程度、超过、原子核、奥秘、日益、联系、物质、哲学、任何”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出自己对“呼风唤雨的世纪”的理解。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作者运用对比、举例等方法说明事物的写作手法,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引导学生搜集资料,了解 20 世纪的科学发明与发现,培养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认识到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巨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 20 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感受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 体会作者按照时间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介绍 20 世纪科技成就的写作方法,如“20 世纪,人类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洞察百亿光年外的天体,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奥秘;20 世纪,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以及民航飞机、高速火车、远洋船舶等,日益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联系紧密的‘地球村’”,这里运用了举例的说明方法,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二)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如“正是这些发现和发明,使人类的生活大大改观,其改变的程度超过了人类历史上百万年的总和”,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所表达的科技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的深刻内涵。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和热爱之情,并能将这种情感转化为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3 分钟)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古代神话故事中“呼风唤雨”的画面,如《西游记》中孙悟空呼风唤雨的片段,然后提问学生:“在古代,人们只能在神话故事里看到呼风唤雨的神奇景象,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哪个世纪真正实现了呼风唤雨呢?”由此引出课题《呼风唤雨的世纪》。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 分钟)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词多读几遍。教师在黑板上板书生字词:“唤、纪、技、改、程、超、亿、核、奥、益、联、质、哲、任”,并带领学生认读,正音后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可以通过找近义词、反义词、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等方法理解,比如“呼风唤雨”可以联系神话故事中神仙的能力来理解,“世纪”则结合时间概念讲解。 (2)读完课文后,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主要讲述了 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20 分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教师范读第一自然段,然后让学生思考:“呼风唤雨的世纪”指的是哪个世纪?为什么说这个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引导学生找出关键句子“20 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②接着提问学生:“是谁来呼风唤雨呢?靠什么呼风唤雨呢?”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答案:“当然是人类;靠的是现代科学技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是自问自答的设问句,强调了人类和现代科学技术在 20 世纪的重要地位。 (2)学习第二自然段 ①学生齐读第二自然段,教师提问:“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让学生先自主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发现”是指原本存在的事物或规律被人们找到,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发明”是指创造出原本不存在的东西,如电灯的发明。课文中提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