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01331

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4-12-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52540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6课,全球,航路,开辟,教学设计,格式
  • cover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现行人教版最新统编教材—《历史(必修)》 内容来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三单元第6课 全球航路的开辟 主题:《全球航路的开辟》 课时:1课时 授课对象:高一年级学生 目标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 了解新航路的开辟,理解人类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理解新航路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课题及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是必修下册《中外历史纲要(下)》的第6课,是第三单元《走向整体的世界》第一课。本课内容分为三个子目: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其他航路的开辟。第一子目与第二、三子目呈现因果的逻辑关系,第二子目介绍了四位航海家开辟的航线,第三子目主要介绍了北大西洋高纬度地区和南半球新世界的开辟。本课是下一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的前提,也是本单元主题“世界走向整体”的开始。因为各条新航路的开辟,不仅为东西方的交往开辟了新的途径,更是使人类认识到了全新的世界,也为全球各地联系的建立和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提供了条件。 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既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人类全球化时代的开端,由此人类历史开始由分散的、基本各自独立发展的历史,进入开始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历史,人类文明也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伴随着新航路开辟,西方国家也开始的进行殖民扩展,给亚非拉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学情分析 在学习热情上来看:因为本课属于教材前半部分内容,讲述的是航海家们的远航探险活动,所以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习兴趣应该较为浓厚,加之通过上半年的学习和积累,对历史的求知欲有所增强; 在认知水平上来看:本课也属于初中世界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学生对它并不陌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过程应有一些了解,但由于中考开卷,对新航路主要路线的空间认识不够清晰。而其他航路的开辟作为新增加的内容,这是学生的知识盲区,但是难度并不大; 在学习方法上:经过高一一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的信息提取与解读能力有所提升,一定程度上能够根据史料结合所学进行分析与解释。经过初中与高中的地理学习,学生对于世界地图的认知与解读有一定基础。但对于历史地图容易忽略,加之此时尚未形成系统的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对中西联系的认识不够全面,因此需要教师通过展示各种相关资料、图片、地图等帮助学生更深入的学习和体会。 教学目标 具体目标 素养达成 1.通过分析各类型史料,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必然性与可能性,体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2.能够利用表格、地图、时间轴等,描述几位航海家远洋航行的时间、路线、过程等,理解人类认识世界视野和能力的改变,理解新航路的开辟是人类历史从分散走向整体过程中的重要节点。 3.认识新航路开辟的艰辛过程,感知航海家勇于冒险的积极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坚韧品格。 4.结合梁启超“郑和之后再无郑和”的追问,通过合作探究对比分析中西航海事业不同命运的原因,体会现代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信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唯物 史观 时空 观念 史料 实证 历史 解释 家国 情怀 √ √ √ √ √ √ √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新航路开辟的动因和条件,全球航路开辟的重要航线 教学难点 全球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对比 教学资源和教法学法 (一)教学资源 历史图片、历史地图、文字材料、多媒体课件 (二)教法学法 教师使用的教法有:史料研习法、情境创设法,图片分析法、比较法、任务驱动法、探究法、讲授法。 学生学法主要对应有:研读史料、角色扮演、识读图片、对比分析、完成合作探究任务以及思考归纳、自主学习。 评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