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27550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导学案(表格式)--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日期:2024-12-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1次 大小:1774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历史,社会,制度,国家,必修,选择性
  • cover
课题 第14课 当代中国的外交 姓名 等级 学习 目标 1.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当代中国的外交,理解外交和内政的关系。 2.将当代中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放在特定时空条件下观察,理解其出现原因、特点。 3.通过相关史料梳理中国当代外交的成就,不断增强对中国发展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学习 重点 结合时间轴和地图梳理当代中国外交发展的脉络,了解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成就。 学习 难点 基于特定的历史时空对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做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学习 流程 学 习 过 程 订正补遗 限时训练 【时间脉络】 新中国成立初期(建国初———20世纪50年代): 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另起炉灶”核心就是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外交关系,要在新的基础上经过谈判同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打扫干净屋子 再请客”有步骤地彻底地摧毁帝 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不承认国民党时代的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一边倒”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和世界和平民主阵营边,使新中国在保障人民革命胜利成果、捍卫和平以及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1、背景:国际:①二战后,形成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敌视新中国,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支持新中国; ②二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解放运动高涨,多国纷纷实现独立; 国内:新中国成立,新政权的巩固和经济建设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 2、成就:①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949年上半年,先后提出三大外交政策; ②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建国一周年时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社会主义国家为主); ③倡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④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更多亚非国家与中国建立; ⑥与挪威、南斯拉夫等国建交,同英国、荷兰建立了代办级外交关系; 二、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两只拳头出击,争取中间地带 1、背景:①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 ②中苏关系恶化; ③多极化趋势出现,欧洲奉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2、成就:①出现了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建交的高潮; ②1964年,中法建交,实现中国同西方大国关系的突破; 三、20世纪70年代:一条线、一大片 1、背景:国际:①美苏两极格局受冲击,世界出现多极化趋势; ②美国霸权衰落,美苏争霸中,苏攻美守; 国内: ①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②50年代末以来中苏关系恶化,应对苏联威胁的需要; ③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需改善中美关系; 2、成就:①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 ②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 ③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 ④打开外交新局面(打破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与西方大国建交); 四、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不结盟 1、背景:国际:①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 ②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③经济全球化; 国内:改革开放需要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2、成就:1、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 2、发展与大国、发展中国家、周边国家友好关系,推动区域和国际合作; 3、十八大以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路: ①积极构建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②就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诸多议题提出中国方案; ③积极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完善; 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五、中国取得外交成就的意义:①打开中国外交新局面,利于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②推动两国关系发展; ③利于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 ④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1963年,周恩来在答美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