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49701

第二十六课《我已经长大了》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日期:2025-04-04 科目: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8次 大小:5427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二十六,我已经长大了,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cover
《我已经长大了》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一、课题 我已经长大了 二、教材分析 本教材聚焦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我已经长大了”这一章节处于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部分。教材通过文字阐述、案例展示以及活动引导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学生理解长大的多维度内涵,包括生理变化、心理成熟、社会角色与责任的转变等。教材先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切入,引发学生对自身成长的初步感知,进而深入探讨长大带来的权利与义务变化,如自主决策、自我管理以及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担当等方面。同时,也涉及到成长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困惑与挑战,如与父母的关系调整、同伴压力应对等内容,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全面且系统的理论框架与实践指导依据,教师可依据教材并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与探索自身成长历程,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与自我认知提升。 三、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 引导学生积极接纳自己长大的事实,增强对自身成长的自豪感与自信心,培养学生对未来成长的期待与积极进取的心态。 2. 帮助学生理解成长伴随着责任与义务,激发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促使学生形成关爱他人、尊重社会规范的良好品德。 (二)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学生能够清晰认识到长大在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如身体发育变化、思维与情感的成熟、社会角色的拓展等,理解成长是一个多维度综合发展的过程。 2. 掌握应对成长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基本方法与技能,如有效沟通技巧、情绪管理策略、自主学习与自我规划能力等,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其顺利过渡到新的成长阶段。 (三)核心素养目标 1. 自我认知素养: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深入洞察自己的成长变化,包括优点与不足,精准定位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角色与地位,不断提升自我认知水平,构建清晰且积极的自我形象。 2. 社会适应素养:培养学生适应成长带来的社会角色转变和人际关系变化的能力,学会理解他人期望,遵循社会规则,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与社会交往能力,实现从个体自我向社会自我的良好过渡。 3. 情绪管理素养:教导学生识别并理解成长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绪,如焦虑、兴奋、困惑等,掌握科学合理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放松法、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的情绪宣泄等,保持情绪稳定与心理健康,提高应对压力和挫折的心理韧性。 4. 责任担当素养:引导学生明确长大意味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与义务,无论是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负责,还是对家庭的关爱、对学校集体的贡献以及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都能积极主动地履行责任,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 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如图片、视频、故事等,生动形象地展示长大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层面的显著特征与变化,引导学生全面且深入地认识自身成长历程,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成长的必然性与重要性,从而积极主动地接纳成长的事实。 2. 结合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交生活中的实际情境,系统传授应对成长中常见挑战与困惑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如亲子沟通技巧、同伴冲突解决方法、学习压力应对策略等,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并能够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能力与适应能力,助力学生顺利实现成长阶段的过渡与转型。 (二)教学难点 1. 深入挖掘学生内心深处对长大的复杂情感与潜在困惑,如对失去童年纯真的不舍、对未来责任与压力的恐惧、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茫等,并针对这些深层次的情感与认知问题,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教学活动与引导策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处理这些情感矛盾,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成长观与价值观,实现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