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7692

6.2 *《为了忘却的记念》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2-15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7次 大小:203708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为了忘却的记念,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为了忘却的纪念 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 —鲁迅先 生,作为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在他有 生之年,无论发生什么重大事情,始终站 在斗争的前列,用笔做武器,激励革命斗 士,"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候,他写下 了《记念刘和珍君》,揭露敌人,唤醒群 众 ;当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被国民党秘密 杀害的时候,他又一次拿起了战斗的武器 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 横 眉 冷對千 夫 指 俯 首 甘 焉 孺 子 牛 素养目标 1.梳理结构,把握标题的深层含义。 2.分析白莽、柔石的形象,学习作者"超越琐 碎、舍轻取重”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欣赏意蕴丰富的语言,体会其深沉真挚的情 感,培养爱国情怀。 横 眉 冷對千 夫 指 俯 首 甘 焉 孺 子 牛 1927年,蒋介石和注精卫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提出 了"宁可枉杀干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口号,大肆屠杀共产 党员和革命群众。从此白色恐怖笼罩在中国社会的上空。在 残酷的镇压下,中国共产党通过地下组织等形式不断斗争,同 时在上海创建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在舆论上向广大民众宣传 进步思想。国民党反动派则一方面利用反动文人对抗革命文 艺运动,一方面大肆违捕、拘禁、秘密杀害革命作家。 1931年1月17日,柔石、白莽等”左联”的五位青年作家 被捕,同年2月7日,被和密枪杀于上海龙华。大批“左联”作 家被通缉,鲁迅先生也时刻面临着被捕的危险。在闻知柔石等 五位青年遇难的消息后,鲁迅先生悲愤难抑,挥泪写下了两篇 文章,对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进行揭露。在烈士遇难两周年的 日子里,鲁迅先生再次用饱含血泪的笔,带着无限悲惯的息情 写下了《为了忘却的记念》这篇纪念性文章。 写作背景 SIE 日 “ 左联 ”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的简称, 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以鲁迅为旗手的无产 阶级革命作家的组织,1930年3月成立于上 海。“左联”及其成员借助文学阵地粉碎 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革命文化"围剿";在 文学创作上以题材的广泛、主题的深刻、 情节的生动和丰富、艺术形式的多样化,在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北斗》是“左联”的主要刊物。1936年 初,为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左联” 自动解散。 资料链接 ME1 “ 左 联 五 烈 士 ” “左联五烈士”同于1930年加入中国左翼 作家联盟,除殷夫外,其余四人均为共产党员, 李伟森还担任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 “左联”五烈士被害:1931年2月7日,柔 石、胡也频、殷夫、李伟森、冯铿等五位左翼 革命作家被国民党反动派同时杀害于上海龙华。 /柔石 男,(1902-1931年) 原名赵平复,浙江宁海人。 共产党员,“左联”执行委员。 代表作品:《为奴隶的母亲》 胡也频 男,(1903-1931年) 原名胡素轩,福建摇州人。 共产党员,“左联”盟员,丁玲的丈夫。 代表作品:《到莫斯科去》 股夫 男,(1909-1931年) 原名徐白,笔名白莽,浙江象山人。 诗人,“左联”盟员。 代表作品:《孩儿塔》 /李伟森 男,(1903-1931年) 原名李国玮,笔名李求实,湖北武昌人。 共产党员,共青团中央宣传部长,“左联”盟员。 代表作品:《杜思退也夫斯基评传》 冯握 女,(1907-1931年) 又名岭梅,广东湖州人。 共产党员,现代女作家,“左联”盟员。 代表作品:《重新起来》 PW/上 周 单 纹 2.成语积累 (1)情随事迁:思想感情随着情况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2)隐约其辞: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 (3)郑重其事: 形容对待事情非常严肃认真。 罗曼谛克(dì) 戳 穿(chuō) 被 褥(rù) 惴 惴(zhuì) 吮 血(shǔn) 挈 妇(qiè) 不 屑(xiè) 循着(xún) 客 栈(zhàn) 竦 身(sǒng) 艺 苑(yuàn) 涅槃(pán) 爱 憎(zēng) 冯 铿(kēng) 1.精记字音 梳理 基 础 活动 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