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59591

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第六单元 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学案(3份打包,含答案)

日期:2024-12-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52次 大小:150988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统编,传承,打包,3份,学案,保护
    单元培优课(六) 速检速测:①_____ ②_____ ③_____ ④_____ ⑤_____ 重点一 人类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1.书籍:可以说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有利于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 2.学校教育:在文化传承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无论是私学还是官学,古代传统教育还是近代大学的设立,教育在文化的保存和传播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图书馆和博物馆:本身就是为了文化典籍、遗产的保存,以及文化的传播而设立的。 4.宫室和陵墓等建筑:埃及金字塔、中国故宫、希腊雅典卫城等,都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而存在。 5.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字、节日、宗教、民族语言等,既是一种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文化的载体。 【调研1】 (2024·河南焦作高二期末)清末新政时期,兴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新图书馆运动”,政府积极推进图书馆建设,各省的官办公共图书馆如同雨后春笋,相继出现。这一现象(  ) A.表明清末新政成效显著 B.促进了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C.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D.加强了政府对文化的垄断 重点二 国际社会对人类文化遗产的保护办法 1.立法保护:希腊在1834年针对古迹保护制定了法律;中国制定《古物保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等。 2.进行国际合作与探讨:1964年的《国际古迹保护与修复宪章》,制定了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原则。 3.成立国际组织,提供集体性援助: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世界遗产公约》,集各国之力,对日益遭到损毁的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实施有效保护;2003年10月,又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等等。 4.科学论证,重点保护:制定《世界遗产名录》,把部分全人类的共同遗产加以重点保护;为保护人类文化的完整性,又提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并制定保护公约。 5.提供经济、技术援助:如1964年到1968年,对埃及阿布辛拜勒神庙进行搬迁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科学论证和发起募捐。 【调研2】 (2024·浙江精诚联盟一模)2023年2月,《清东陵文物保护规划(2022—2035年)》公布,除了“2.4平方公里核心区”外,主陵区76平方公里全部设为保护区,4平方公里的陪葬区也被纳入保护。这说明我国文化遗产保护(  ) A.注重历史遗址完整性 B.禁止对遗产资源的开发 C.强调与自然环境协调 D.实行分类分级差异管理 单元培优课(六) 构建·单元体系 ①纸草书卷 ②活字 ③图书馆 ④立法 ⑤佛罗伦萨 突破·教材重点 调研1 C [据材料信息可知,清末新政时期政府积极推进图书馆建设,官办公共图书馆相继出现,这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故选C项;清末新政并未挽救统治危机,“成效显著”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公共图书馆的兴建与革命思想无关,排除B项;公共图书馆的修建可以促进文化传播,有利于文化平民化和大众化,不属于政府对文化的垄断,排除D项。] 调研2 A [陪葬区属于陵区的一部分,《清东陵文物保护规划(2022—2035年)》将陪葬区视为保护区,这体现了我国文化遗产保护注重历史遗址的完整性,故选A项;题干内容并未体现我国禁止对遗产资源的开发,且说法本身错误,排除B项;陪葬区被纳入保护,不是强调遗址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得不出“协调”的结论,排除C项;陪葬区被纳入保护,没有体现出分类分级特征,排除D项。]第14课 文化传承的多种载体及其发展 课标要求 了解历史上学校教育、留学、书刊出版、翻译事业以及图书馆、博物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中的作用。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一 学校教育的发展 1.中国古代教育 (1)主要形式:官学与_____。 官学 汉朝的_____、西晋的_____,是古代中国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汉朝开始设立地方官学 私学 ①春秋:私学产生,改变了“_____”的情形,儒家代表孔子影响最大。②唐朝:进一步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