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61911

第六单元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3课时 课件(共21张PPT)+同步教学设计

日期:2024-12-20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11498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第六,同步,PPT,21张,课件,单元
    课题2 碳的氧化物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现象或实验探究的分析,掌握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认识一氧化碳在冶金工业中的重要用途,知道一氧化碳致人中毒的机理、对环境的污染及尾气处理方法,加强环保意识。 3.比较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的异同,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CO的可燃性、还原性、毒性。 难点: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注意事项。 三、教学准备 教学PPT及相关视频。 试剂和器材:一氧化碳、氧化铜、澄清石灰水、玻璃管、酒精灯、试管、导管、铁架台、乳胶管。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导入】在北方,寒冷的冬天,农村常用一种取暖炉,通过燃烧炉中的木柴或者木炭来使室内升温。取暖炉一般都有一根长长的排烟管通向室外,如果没有排烟管会有什么隐患? 【总结】一氧化碳中毒。 【过渡】那一氧化碳有哪些性质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倾听,观看。 通过讲解生活事例,给学生树立安全意识。 环节二 新课讲解 【讲解】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CO相对分子质量为28,与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很接近),难溶于水。因为CO与空气密度相近,又难溶于水,所以只能用排水法收集。 【过渡】讲完一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我们再来认识下它的化学性质。 【讲解】一氧化碳能够燃烧,具有可燃性,在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火焰呈蓝色。 化学方程式:2CO+O22CO2 注意:CO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点燃会爆炸。因此,点燃前,一定要验纯。 【思考】在CO燃烧的火焰上方,分别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和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什么现象? 【讲解】 冷而干燥的烧杯:无明显现象。 内壁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提问】煤炉里煤层上方的蓝色火焰,就是一氧化碳在燃烧。CO怎么产生的?煤炉中可能发生哪些化学反应? 【总结】 最下层:C+O2CO2 中层:2C+O22CO,C+CO22CO 上层:2CO+O22CO2 【过渡】一氧化碳还具有还原性,能和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 【实验探究】演示实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总结】 现象: ①玻璃管中黑色物质变为红色; 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原理:一氧化碳和木炭一样具有还原性,能使氧化铜还原成铜,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CO + CuO Cu + CO2 注意:尾气含有有毒的CO,需要进行尾气处理,一般用酒精灯点燃或用气球收集。 【提问】回顾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中,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1:实验前是先通入CO还是先加热CuO?为什么? 问题2: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先停止加热,继续通入CO直至装置冷却? 问题3:如果将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稍作改进,你有何想法? 【总结】 问题1:先通入CO,目的是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加热时发生爆炸。 问题2:防止生成的Cu再次被氧化;防止澄清石灰水倒流使玻璃管炸裂。 问题3:可对尾气处理部分进行改进,改进如下: 【过渡】人们常说:不能在密闭房间里烧炭取暖,还有经常有新闻报道称“煤气(主要成分CO)中毒”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讲解】一氧化碳具有毒性,它极易与人体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会危及生命。 所以我们冬天在用煤火取暖时,一定要装烟囱,并且注意室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如果发生一氧化碳中毒,轻度的应呼吸大量新鲜空气,严重的要立即送到医院进行治疗。 【提问】问题1:煤气厂为什么在家用煤气(含有CO)中掺入微量具有难闻气味的气体? 问题2:只要在煤炉边放一盆水,就可以预防煤气中毒了,这种说法对吗? 问题3:如果发生煤气泄露,我们该怎么办? 【总结】 问题1:为了让人们易于察觉一氧化碳泄漏,以免一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