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74366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五四学制)

日期:2025-05-09 科目:数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4次 大小:730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三年级
  • cover
《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学段目标】: 1.探索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历独立思考并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 2.会用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能初步判断结果的合理性。 3.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应用意识。 【内容要求】: 1.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 2.能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的实际意义做出解释,经历探索简单规律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 【学业要求】: 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应用意识。 ※具体分析: “数量关系”包含用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常见的数量关系并用以解决问题,从数量关系的角度理解字母表示关系和规律、比和比例等内容。本节课的内容应属于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是进行数的运算的依据,也是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基础。从一年级学习加减法、二年级学习乘除法开始,学生逐步认识四则运算及其关系,并将其用于分析实际情况中的数量关系。随着学生学习内容的扩展,逐步将四则运算与模型建立联系。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都强调要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因此,本节课的教学一定要在具体的情境中,利用除法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建立连除模型,知道模型中数量的意义。要设计合适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和表达情境中的数量关系,启发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青岛版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信息窗一的第二个红点的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及乘加减、除加减、简单连乘、连除两步运算解决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今后学习比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从教学价值来看,本节课的学习不仅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乘除运算的实际运用价值,体会除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进一步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用不同的解决方法积累丰富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在教学中,解决问题的价值不再局限于获得具体问题的结论和答案,更在于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体会每个人都有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理解,体会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策略。 本教材呈现的是三种颜色花的情境图,总觉得不够贴近学生生活。教师作为教材的开发者、教学的组织者,结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识背景,通过对教材的再加工,将简单、静态、结果性的教材内容,设计为丰富、生动、过程化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的“再创造”活动,获取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进而促进自身的主动发展。因此,我将情境修改为借助威海市全民大阅读活动的背景,创设整理摆放图书———打包装箱图书———制订读书计划这一大情境,让情境更贴近学生生活,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从而易于建立用连除方法解决问题的模型。让学生清楚在什么情况下要用连除的方法解决问题。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重视寻找与问题相关的条件,建立起条件、问题之间的关系,在思维上形成正确的解决问题模型。 三、学情分析: (一)知识储备: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会用表内乘、除法以及加减法解决简单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在二年级相关链接中接触到简单的连乘、连除计算,而本课时的学习内容建立在本信息窗的连乘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学生来说,已会用连乘解决问题。 (二)能力、经验储备:学生在以往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有一定的整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经验,能根据数学信息进行列式解答。 (三)学习困惑点及突破处:学生对于解决问题有经验但没有科学有效的思考路径和方法,对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