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14 近现代中国民主政治、法治的实践与探索 【主线梳理】 一、中国近现代的政治制度 发展概况 晚清时期:君主立宪制 1.维新变法: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但最终失败。 2.清末新政:没有达到清政府维护其统治的目的,反而激化了矛盾,加速了清王朝的崩溃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民主共和制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但由于资产阶级自身的妥协性和力量的弱小,革命的果实最终落入袁世凯手中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政党政治 各类政党、社团纷纷成立,展开竞争;1912年,国民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1913年,宋教仁被刺杀后,革命党人发动“二次革命”;1913年11月,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和国会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实行“训政” 1928年,国民党通过《训政纲领》,以党代政,实质就是国民党一党专政的独裁统治。1948年,国民党召开“国民大会”,中华民国进入“宪政”时期 新中国成立后 1.过渡时期,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各民主阶级和国内各民族的人民民主专政。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二、中国近现代的法治建设 时期 法治建设 清政府 时期 1.1859年太平天国颁布《资政新篇》,主张依法治国 2.1908年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南京临时 政府时期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近代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北洋政府 统治时期 1914年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法治化的进程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1.1946年召开伪国民大会,通过了《中华民国宪法》,实质上维护了国民党的一党专政。 2.1931年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中国历史上首部人民宪法性质的文件 新中国 成立后 1.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法制初创,法律集中在政治领域。 2.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加强了法治建设。 3.20世纪90年代: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形成 【高考研练】 (2024·新课标卷·29)下表所示是清末新军第九镇、第八镇及第二十一协军官的来源构成。这可用于说明新军( )。 类别 部别 ①国内学生 留学生 ②士人 行伍 总计 第九镇(驻江宁) 340 15 272 87 714 第八镇(驻湖北) 154 12 497 23 686 第二十一协(驻湖北) 53 4 73 3 133 总计 547 31 842 113 1 533 A.抵制了列强入侵【混淆史实】 新军的建立并没有起到抵制列强入侵的作用 B.导致了军阀势力扩大【无中生有】 军阀势力扩大与新军的来源无关 C.引发了军阀混战【无中生有】 近代中国军阀混战的根源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且袁世凯死后军阀混战才开始 D.助推了民主革命发展 获取 信息 时间信息:清末。历史现象:清末编练的新军来源广泛 推理 判断 ①→国内学生是新军的重要来源; ②→士人也是新军的重要来源。 新军中的军官来源广泛,国内学生和士人占据大多数,而这些人受过一定的教育→其思想解放的程度相对更高,更容易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包括民主革命的思想→故而许多新军军官后来成为革命党人或革命支持者,助推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1.(2024·全国甲卷·29:以20世纪初的舆论认同为切入点考查清末宪政)20世纪初,围绕是否以暴力手段推翻清朝统治等问题,改良派与革命派展开激烈论战。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后,改良派称“旬月之间,薄海内外,欢呼庆祝之声动天地”,梁启超认为“从此政治革命问题,可告一段落”。这可用于说明当时( )。 A.新政暂时缓和国内政治矛盾 B.新政的政治目标已经实现 C.改良派阻止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