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993187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散文二篇 同步训练(含答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1722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教材,八年级,上册,语文,16课
  • cover
《散文二篇》同步训练题 一、基础知识(20分) (一)字音字形(4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洗涤(dí) 凋谢(diāo) 遏制(è) 濒临(pín) B. 俯瞰(kàn) 蔓延(màn) 星辰(chén) 飓风(jù) C. 炫耀(xuàn) 臼齿(jiù) 消逝(shī) 茸毛(róng) D. 繁殖(zhí) 疲倦(juàn) 牛犊(dú) 肆意(sì)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逝 兴味 卑微 混为一谈 B. 云霄 消逝 优渥 穿流不息 C. 蔓延 点缀 辟邪 坦荡如抵 D. 简陋 推祟 俯瞰 自出心裁 (二)词语运用(6分)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那是一颗饱经沧桑的树,它的树干_____着岁月的痕迹。 (2)生命在那些终于要_____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 (3)不要因为你将要失去一个朋友而_____,替你还债的人是死而无怨的。 A. 铭刻 凋谢 痛苦 B. 镌刻 凋零 伤心 C. 铭刻 凋零 痛苦 D. 镌刻 凋谢 伤心 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大自然的许多奥秘,如果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B.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C. 正因为他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 侵略者的国旗耀武扬威地在被其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 (三)文学常识(4分) 5. 《永久的生命》的作者是_____,原名_____,湖北武昌(今属武汉)人,_____家,_____家。 6. 《我为什么而活着》的作者是_____,他是_____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获得过_____奖。 (四)病句修改(6分) 7.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通过阅读《散文二篇》,我们感受到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B. 永久的生命是否存在,这是许多人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C. 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生活,努力让自己的生命绽放光彩。 D. 罗素对爱情与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支配着他的一生。 8.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将“虚度年华”和“碌碌无为”调换位置) B. 托尔斯泰的脸上留着许多沟壑,这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将“沟壑”改为“皱纹”) C. 我们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认真复习,就能在考场上正常发挥,取得好成绩。(将“就”改为“才”) D. 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删去“会不会”和“能不能”)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阅读《永久的生命》,回答问题。(15分) 9. 文章开头写“过去了的时间永不再回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文中作者对生命的感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4分) 赏析句子“生命在那些终于要凋谢的花朵里永存,不断给世界以色彩,不断给世界以芬芳”。(4分) 12. 文章结尾说“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二)阅读《我为什么而活着》,回答问题。(15分) 13. 作者在文中阐述了自己活着的哪三个理由?(3分) 作者是如何阐述对爱情的追求的?(4分) 文中说“爱情与知识的可能领域,总是引领我到天堂的境界,可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经常把我带回现实世界”,这两句话有什么矛盾之处?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4分) 16. 比较两篇文章在主题和写作手法上的异同点。(4分) 三、拓展延伸(20分) (一)语言表达(10分) 17.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0字) 生命是短暂的,但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创造无限的价值。许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生命的意义。无论是科学家为了探索未知而不懈努力,还是普通劳动者为了生活而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