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音版二年级上册《快乐的音乐会》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音版教材二年级上册《快乐的音乐会》,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的儿童歌曲。歌曲旋律流畅,节奏明快,歌词富有童趣,描绘了一场热闹非凡的音乐会场景。 【设计意图】 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歌声中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感受音乐会的热闹氛围。引导孩子们理解歌曲中不同乐器的特点,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和表现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他们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教学目标】 一、学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用欢快、富有弹性的声音表现歌曲的活泼情绪,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在音乐活动中认识二胡、喇叭、铜鼓等乐器,了解它们的声音特点和演奏方式。 三、能够根据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简单的歌词创编和表演。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的欢快情绪,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中的附点节奏,进行歌词创编。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二胡、喇叭、铜鼓等乐器模型或图片、头饰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加一场特别的活动,那就是快乐的音乐会!(展示音乐会的图片或视频) 三、发声练习 师:在参加音乐会之前,让我们先来做做发声练习,准备好我们的小嗓子。 1. 教师范唱,让学生感受发声特点及旋律特点。 谱例: 3 5 | 6 3 | 5 - | 5 3 | 1 - ‖ Lu (随着二拍子的节拍轻快地拍手———中速用“lu”哼唱旋律) 小朋友们,跟着老师一起唱哟! 2. 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自然地哼唱旋律。(2-3遍) 3. 借助手势帮助学生记忆旋律,感受音的高低,用“lu”和“la”进行发声练习。 师:小朋友们,老师要在钢琴上弹这个旋律啦,仔细听哦! 4. 教师用“la”唱歌曲中的某个乐段旋律,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二声部演唱。 (设计意图: 这条发声练习曲旋律欢快,能帮助学生打开嗓音,为学唱歌曲做好准备。同时,通过二声部演唱,培养学生的和声感知能力。) 四、感受歌曲特点,模唱歌曲旋律 (一)初听歌曲,整体感知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场快乐的音乐会吧! 播放歌曲《快乐的音乐会》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感受歌曲的情绪和节奏。 讨论:歌曲中都有哪些乐器参加了音乐会?给你们什么样的感觉? (二)揭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歌曲就是《快乐的音乐会》。 (三)再听歌曲,感受旋律 1. 感受歌曲节拍特点,体验二拍子的节奏感。 2. 感受歌曲的旋律特点,随音乐律动,并在手势的辅助下感知旋律进行的特点。 3. 学生边挥拍边用“la”自然、轻声地模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通过多次聆听,让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情绪,培养他们的音乐感知能力。模唱旋律,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五、学唱歌曲 (一)按节奏朗读歌词,理解歌曲内容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看看这些乐器在音乐会上都有什么样的表现。 (二)学唱歌谱,感受歌曲旋律的变化与重复 1. 出示歌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 2. 寻找相同或相似的乐句,感受歌曲旋律创作特点,分组学唱。 3. 完整演唱旋律,提醒学生注意附点节奏的演唱。 (设计意图: 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学唱歌谱,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感受歌曲旋律的特点。) (三)演唱歌曲,体会歌曲意境,表现歌曲情感 1. 教师用钢琴伴奏范唱歌曲《快乐的音乐会》。 2. 学生随琴声轻声跟唱 3. 学生完整地演唱第一段歌词。注意节奏准确、声音欢快。 4. 通过教师的示范演唱,让学生感受歌曲中欢快、热闹的情绪,并用表情和动作表现出来。 5. 学生寻找表现欢快、热闹的歌词,带上这样的感情再演唱一遍。 6. 师生合作,进行简单的合唱或分角色演唱。 7. 演唱第二段歌词,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创造不同的演唱方式。 8. 学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