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11289

10.1 《兰亭集序》 课件 (共55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日期:2024-12-22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6461431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0.1,2024-2025,必修,选择性,语文,高中
    (课件网) 第2课时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前三段,请同学们回忆文中最能概括作者情感起伏变化的三个字: 乐 悲 痛 1-2段交代了“乐”的原因,那么作者在第三段是如何写“痛”的呢? 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探究吧! 1.了解作者生平及《兰亭集序》在书法史和文学史上的地位,回忆“序文”的文学常识。 素养目标 2.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重点实词“修”“期”“次”“致”;背诵全文。 3.从写景、抒情、议论三个角度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抓住“乐”“痛”“悲”等词语理清行文思路,理解作者的生死观。 探究文本 第1部分 探究文本 思考3:本段一直在议论的问题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 魏晋时期的“生死观”是怎样的呢? 王羲之所处的时代政治极为严酷,社会极剧动荡,因此有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 受道家“无为”思想的影响,他们追求清静无为、自由放任的生活。出世入仙和逃避现实的情调很浓。更有许多人崇尚及时行乐、纵情声色。觉得死了就死了,无所谓,因为死就是生,生就是死。 庄子认为人本来“无生”,最终要归于“无生”,“死”是回归到自然界中或宇宙时空中或回归到“道”中再化为“无”。如此生死不过是春夏秋冬的交替,如果生就快乐,死就悲哀,这是“不通乎命”的。 因为万物生于“道”又复归于“道”,气聚而生,气散而灭。生死是生命的必然,通乎命、豁达的对待生死是庄子生死哲学的真谛。他主张齐生死,无论生死,都要顺其自然。 知识链接 消极 活着无所谓 , 死了也行。 知识链接 刘伶“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云:‘死便据地以埋’”。———《晋书 刘伶传》 “天下名士,少有全者” “孔融死而士气灰,嵇康死而清议绝。” 魏晋风流: 饮酒、服药、清谈、纵情山水、狂放不羁…… 探究文本 思考4:本段作者的情感由“乐”转“痛”,是因何而痛呢? “生死”之痛 人之相与,俯仰一世/老之将至 人生短暂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世事无常(欢乐有尽)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生死难料 “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痛苦的时代。” ———宗白华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往事已逝 探究文本 思考5:作者是如何完成情感转换的? 两种生活态度 两种生活感受 两件人生痛事 由聚会盛况引出人生感慨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死生亦大矣 取诸怀抱,悟言一室(静) 因寄所托,放浪形骸(躁) 欣其所遇,老之将至 所之既倦,情随事迁 向之所欣,已为陈迹 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人生短暂 世事多变 生之无常 死之无奈 启示:珍惜生命,积极生活,务求当下 痛 探究文本 由兰亭集会(乐)联想到现今人们的相处往来,即便为人处世方法各异,静躁不同,从中都提示了人生忧患的来源。 首先来自生命本体永不满足的内在欲望,“欣于所遇”便“快然自足”;及其“所之既倦”“感慨系之矣”。 其次来自外在世界的流转不定,难以依持,即“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 第三来自个体生命的短暂有限,即“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最后以“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作结。 探究文本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原因 面对 悲伤 明白 乃 犹如 意动,把…看做一样/看做相等 译文:每当看到前人生发感慨的原因,其缘由像一张符契那样相和,总难免要在面对文章时叹息悲伤,不能从心里明白。本来知道把生死等同的说法是虚妄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虚妄之谈。后人看待今人,也就像今人看待前人,可悲呀。 彭,彭祖,传说他活到八百岁。殇,未成年而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