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复习试卷 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P-31;K-39。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 ) A.蜡烛燃烧后,越来越短,最终消失 B.铁丝燃烧,其固体质量增加 C.10mL酒精和10 mL水混合,体积小于 20mL D.氢氧化铜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小 2.氮化镁(Mg3N2)是浅黄色粉末,可制备特殊的陶瓷材料。若保存不当,氮化镁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一种气体,这种气体是( ) A.O2 B.H2 C.NH3 D.SO2 3.有一种可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 B. C. D. 4.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H2O22H2↑+O2↑ B. 2P+5O2P2O5 C.3Fe+2O2Fe3O4 D. S+O2 SO2↑ 5.有关2H2+O22H2O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氢气加氧气点燃等于水 B.氢气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C.物质的质量比H2:O2:H2O=2:1:2 D.2g氢气和8g氧气反应生成10g水 6.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表,则关于此反应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的相对分子质量是丁的一半 C.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3 D.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7.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三氟化氮()是一种优良的等离子蚀刻气体,如图是用蚀刻硅芯片的微观反应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保持丁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氮分子 B.生成丙和丁的分子个数比 C.该反应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8.下列各项对相关异常情况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集气瓶底炸裂可能是没放水或沙子 B.过滤操作中滤液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 C.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收集到的气体不纯,可能是瓶底留有少量水 D.一定质量的金属镁在空气中燃烧后固体质量减小,可能是部分白烟扩散到空气中 9.实验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中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探究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C.探究反应物的浓度对反应剧烈程度的影响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10.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思维方法。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 A.阴离子带负电荷,则带负电荷的粒子一定是阴离子 B.氯化氢由分子构成,则氯化钠也由分子构成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 D.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11.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中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比是( ) A. B. C. D. 12.在密闭的装置中加热过量的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关系的是( ) A. B. C. D. 二、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问题。 “84消毒液”于1984年由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故称之为“84消毒液”,其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钠。制作方法之一是将氯气(Cl2)通入氢氧化钠(NaOH)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次氯酸钠(NaClO)。次氯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和棉纤维上的天然色素之间发生复杂反应,使其褪色。不同温度下,通过实验测得“84消毒液”的ORP值(ORP可衡量“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数值越大,“84消毒液”的漂白能力越强),记录如表所示: “84消毒液”与水的体积比 温度/℃ ORP值 1:25 3 608 1:25 16 592 1:25 52 558 “84消毒液”为无色或淡黄色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见光或受热就迅速分解。“84消毒液”常用于医疗器械、餐具、地面等处的消毒。 依据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