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8331

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无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99次 大小:3656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四川省,南充市,2024-2025,年高,三上,学期
  • cover
西充高2025届高考适应性摸底考试 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命题: 审题: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近年来,人们把能满足情绪和情感需要的消费行为,通俗地称为“情绪消费”。从盲盒的热卖到卡游的火爆,都表明年轻消费者热衷于为“情绪”买单。这种购买热情释放出千亿赛道的市场潜力,由此也带动了“拒绝emo”“逢考必过”等虚拟产品的热销。 在古代社会,人们就已经开始通过购物来表达和满足自己的情绪和情感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商业社会的发展推动了情绪消费的演变。进入20世纪,商家开始利用心理学原理来设计产品和制定营销策略。他们发现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会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于是开始利用情感化的语言和图像来吸引消费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消费心理也在不断变化,以“悦己”为目的满足情绪需求的消费越来越重要。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仅关注商品的价格和功能,还会考虑商品能否满足自己的情感需求。 情绪商品能够引发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让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的过程中产生愉悦、感动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去年夏天“多巴胺”穿搭以高饱和度色彩席卷了各个社交平台,几个月后,美拉德色系又大行其道。为什么人们越来越喜爱彩色?高饱和的明媚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活力与生机。爱因斯坦不会想到,他的“大脑”会被标价五毛钱,月售2万个。有消费者表示,光是看到商家给商品起的名字,或是在评论区看看评论,也能得到欢乐。购买“好运喷雾”,好比收获一张幸运符,在参加考试等重要事情之前,给自己“喷”一下,就会觉得好运降临,信心和动力更足。 在消费者群体方面,年轻消费者是情绪消费的主力军,他们注重个性,关注情感满足,喜欢有趣的事物和有创意的内容,因此对小众新奇的情绪商品的兴趣自然高于一般人。这些看似无厘头的消费,都有着不低的交易额。在这些消费中,我们看见越来越多追求松弛,包容不完美,为情绪价值买单的人。此外,年轻人热衷于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情绪消费体验和情感故事,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归属感和认同感,更让情绪消费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年轻人时常面临种种压力和焦虑,而情绪商品消费恰恰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情感的出口。 (摘编自雷玄《“情绪消费”的深层动力》,有删改) 材料二:情绪情感是人的基本心理机制和心理过程,它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同时也正在演变成一种消费品。消费市场上不断涌现的情绪消费产品,既是时尚和潮流,也彰显了人们的内在动机和社会心态。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告诉我们,人的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当人们的需求不被满足时会导致自我威胁感知,引发自我修复的补偿性想法。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当物质需求满足后,人们对心理需求的满足提上日程,希望通过消费来追求精神的愉悦和内心的满足,用以补偿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不顺心。青年人在面对现实中的自尊威胁时,往往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寻求对自我的肯定。通过情绪消费可以有效进行心理慰藉和自我修复,以回避自我威胁和自尊损伤带来的伤害。由此能激活小确幸和小欣慰的情绪消费产品广受欢迎。 个体化时代,青年主体力量逐渐凸显,与传统圈落不同,个体倾向自组织模式。但是人作为社会性动物,总是希望与他人建立联系,具有追求人际依恋的内驱力。而社会学研究表明,“原子化”人际关系特质导致部分青年人归属感缺乏,孤独感加深。从需求角度来看,“孤独”是人际关系未能被满足的不愉快情绪体验;从认知角度来看,“孤独”是感知到的情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