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62020

9《 给物体分类》教案

日期:2025-10-08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2次 大小:1878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给物体分类,教案
  • cover
冀人版(2024)小学科学一年级上 《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科学观念: 学生通过观察等方式,掌握给物体分类的方法。 科学思维: 学生能比较事物之间外在特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并根据事物的外在特征,对常见事物进行分类。 探究实践: 学生通过观察对象的外部形态特征,并能对这些特征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具有初步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的意识。 态度责任: 学生在活动中对给物体进行分类有兴趣,并树立如实记录、追求创新、乐于分享等态度责任。 【教学重点】 尝试先确定分类标准再给物体进行分类。 【教学难点】 比较事物之间外在特征并收集信息和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一、情境与问题 1.老师展示一些水果和蔬菜,学生指认果蔬名称。 2.这些果蔬就这样放在讲台上,显得太杂乱了。该如何将这些果蔬按类别放在货架上?学生初步回答果蔬摆放位置。 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选择家庭购买果蔬常见且合适的情境素材,引导学生观察。果蔬放在货架上方法 很多,以此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提出探究性问题。 二、探究与发现 (一)探究任务 提出问题,明确探究任务:果蔬放在货架上方法很多,摆放的依据是什么呢?因此,我们要学会怎样给物体分类。通过整理学生所答果蔬摆放位置,明确本节课的探究的问题:怎样给物体分类? (二)分析比较 1.要给物体分类,要先明确物体的外在特征。复习上节课学习内容,明确要观察大小、颜色、形状、轻重、光滑或粗糙等方面的特征 2.教师以西红柿为例子进行指导,师生互动观察与记录。 (1)观察方法 一看: 形状是圆形的、颜色是红色的…… 二摸:光滑、较软…… 三拿:较轻…… (2)记录方法 A、由左至右填写观察的项目。例如:形状、颜色、大小、软硬、粗糙或光滑、轻重…… B、由上至下填写物体名称。 C、可以用画图、涂色、拼音等方式记录。 3、教师抛砖引玉后,学生根据西红柿的观察与记录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观察并记录其他物体。观察记录后,由小组代表展示观察结果。 设计意图:教师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示范观察记录方法,降低难度。 (三)物体分类 1、观察记录表中果蔬的颜色这一栏,从上到下找出它们在颜色上的不同点与相同点。引导学生说出颜色的种类、每种颜色的果蔬,并得出如下结论。 红色:苹果、西红柿; 绿色:黄瓜、青葡萄、辣椒; 黄色:香蕉、马铃薯、梨子、橘子; 紫色:茄子; 棕色:猕猴桃。 教师小结分类方法:把某个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物体放在一起,就是给物体分类。例如:以上把颜色相同的果蔬放在一起。 2、引导学生按照形状分类。 先确定这些果蔬有哪些不同形状,再确定每种形状的果蔬具体有哪些。学生自主分类,填写37页“按照形状分”部分,给一分钟时间小组讨论,再展示。 球形(圆形):苹果、西红柿、青葡萄、梨子、橘子; 长条形:香蕉、黄瓜、茄子、辣椒; 椭圆形:马铃薯、猕猴桃。 3、引导学生按照其他特征分类。例如:大小、轻重、光滑或粗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后完成教材37页“按照 分:”部分,再展示。 设计意图:按照由扶到放的顺序设计了三个层次。一是告诉标准和类型,二是告诉标准,自己确定类型,三是标准类型自己确定。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学生不会产生畏难情绪。通过这个活动,一方面培养学生对于分类标准的分析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分类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观察、总结物体的特征,方便我们的生活。 (四)交流改进 1、在学生的记录单中,结果有很多不一样。引导学生在展示中发现相同标准的分类中有不同的结果。 2、讨论怎样才能更科学的分类。 分析:学生通过交流发现,有些相同分类标准的分类结果要想达成一致,还要有相同的细化标准界限。以轻重这一特征为标准的分类为例,在制订标准的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