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五首 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岁月更替,唯中华文化可以令时间长河里的人彼此血脉相依,心意相通,志趣相融。学校举办“经典咏流传”国风雅韵朗诵大赛,请同学们积极参加。 练基础 八年级(1)班准备用今天学习的《诗词五首》中的诗词参加朗诵比赛,为了准确朗诵出诗词,早读时间语文老师对大家进行了下面的测试。请你参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提携( ) 折戟( ) 车马喧( ) 搔更短( ) 不胜簪( ) 嗟日暮( ) 2.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山 气 日 夕 佳 (2)浑 欲 不 胜 簪 (3)半 卷 红 旗 临 易 水 (4)九 万 里 风 鹏 正 举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南宋词人,婉约词派的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与辛弃疾并称“济南二安”。 B.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其诗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 C.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D.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著有《杜工部集》。 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问君何能尔( ) (2)浑欲不胜簪( ) (3)自将磨洗认前朝( ) (4)殷勤问我归何处( ) (5)我报路长嗟日暮( ) (6)学诗谩有惊人( ) 5.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句子。 (1)《春望》这首诗里表达杜甫在战火中牵挂亲人的句子是“ , ———。 (2)杜牧《赤壁》中以东吴两位美女的命运,来间接地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 , ———。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一诗中表现诗人俯仰云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4)李贺《雁门太守行》中从声和色两个方面勾画了一幅激烈的战斗场面,渲染了沉重、紧张、肃杀的氛围的诗句是“ , ———。 (5)李清照《渔家傲》中表达词人希望实现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 , ———。 练能力 你和小语所在的小组准备设计诗歌创意联诵环节。请你和大家一起赏读备选组诗。 6.对杜甫的《春望》和《月夜》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春 望 杜 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 夜 杜 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A.《春望》以“望”字总领全诗,望中所见,反差强烈;《月夜》以“独看”刻画妻子的形象,画面静美而含悲。 B.《春望》将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中;《月夜》虚写,诗人想象妻子思念自己,实际写出了双方“念”之深切。 C.《春望》写的是对家国战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感伤;《月夜》写的是对亲人的深挚感情和对战争的谴责。 D.《春望》意象甚多,从作者自身的特写一直到近景、中景、远景;《月夜》主要写月下思亲,镜头分散而具体。 阅读下面这一组诗,回答问题。 雁门太守行 李 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从 军 行 杨 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①辞凤阙②,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①牙璋:古代发兵所用的兵符。这里指奉命出征的将帅。②凤阙: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7.两首诗在体裁上同属于 ,前诗“临易水”引用的是 的典故。 8.两首诗展现的战地图景声色俱备,请根据要求将表格补充完整。 诗名赏色彩之美听雄壮之音析手法之妙 《雁门 太守行》(1) 角声满天、鼓寒声沉,表现场面的庄严夸张,写出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形势危急 《从军行》大雪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