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9课 辛亥革命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学习目标 1.知道革命志士在武昌起义前发动的起义概况,了解了解武昌起义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唯物史观、时空观念) 2.运用史料分析分析武昌起义爆发的条件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认识辛亥革命对历史发展进程的作用。(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3.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革命党人积极投身革命事业的事迹,感受他们英勇抗争、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的伟大精神。(历史解释、家国情怀)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辛亥革命的概念 19世纪末 1911.10.10 1912.03 兴中会成立 武昌起义 袁世凯就任第二任大总统 狭义: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于旧历辛亥年,故称辛亥革命。 广义:辛亥革命是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全过程。 19世纪末 1912年3月 1911年 10月10日 狭义的辛亥革命 广义的辛亥革命 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 面对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出路在何方? 太平天国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八国联军侵华 清末新政 失败 破产 幻灭 破产 诸多的失败,证明了这样一种必然:“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正是在这样的历史大浪潮中,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了历史舞台。 ———摘自2021.10.10新华社《为实现民族复兴接续奋斗———写在辛亥革命110周年》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6年萍浏醴起义 刘道一22岁就义 蔡邵南 1.萍浏醴[lǐ]起义 时间: 人物: 地点: 结果: 影响: 1906年冬 同盟会会员刘道一、蔡绍南 江西湖南交界的萍乡、浏阳、醴陵 起义失败,刘道一等在长沙遇害 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刘道一是留日学生中因反清革命被杀害的第一人,也是同盟会会员中为革命流血牺牲的第一个烈士。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907年安庆绍兴起义 秋瑾 32岁就义 徐锡麟 34岁就义 2.安庆起义 时间: 人物: 地点: 结果: 1907年夏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 安徽安庆 刺杀安徽巡抚恩铭; 起义失败,徐锡麟死难。秋瑾在浙江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 秋瑾是同盟会群英中文武双全的奇女子———巾帼英雄、鉴湖女侠秋瑾 秋瑾是一个带头打破“三从四德”这种封建束缚的“新女性”,是一个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驱者”。———周恩来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3. 广西起义 时 间: 领导人: 经 过: 结 果: 1907年 孙中山、黄兴 孙中山亲赴越南河内,与黄兴共同筹划领导广西起义,袭取镇南关。起义军奋战七昼夜。 失败 孙中山在阵地为伤员包扎,并亲手发炮,竟打得很准。他慨言道:“反对清政府二十余年,此日始得亲发炮击清军耳!” 镇南关起义中孙中山为伤员动手术 4.广州黄花岗起义 时间: 人物: 地点: 过程: 结果: 1911年4月 孙中山、黄兴、赵声等 广州 临时决定提前举事。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展开苦战。 起义失败后,将收敛到的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喻培伦 林觉民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平均年龄29岁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4.广州黄花岗起义 191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在这次起义中,喻培伦、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蜇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已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材料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