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0429

第1.1课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业)(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10 科目:语文 类型:试卷 查看:27次 大小:5089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1.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作业,原卷版,解析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练习题 一、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妥协( tuǒ ) 撕毁( sī ) 铁栅栏( zhà ) 不屈不挠( ráo ) B.侵略( lüè ) 剥削( xuē ) 和稀泥( huò ) 步履蹒跚( pán ) C.松懈( xiè ) 挑剔( tiǎo ) 露马脚( lòu ) 阴谋诡计( móu ) D.复辟( pì ) 倔强( jiàng) 蒸馏水( liú ) 兵不血刃( xuè ) 【答案】:B 【解析】: A 项“挠”读 náo。C 项“挑”读 tiāo。D 项“辟”读 bì。 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渴望 新疆 撕杀 B.妥挟 图钉 屠杀 C.唯一 残酷 决议 D.姿态 决择 松懈 【答案】:C 【解析】: A 项“撕”应为“厮”。B 项“挟”应为“协”。D 项“决”应为“抉”。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们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是保障人民革命的胜利成果和反对内外敌人的复辟阴谋的有力的武器,我们必须牢牢地 这个武器。 ②幸福的感觉总被思念 ,因为思念有时候是苦的。 ③尽管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看起来规模宏大,但由于脱离了实际,弄得劳民伤财, 没有使群众受益, 加重了群众的负担。 A.掌握 湮没 不但/而且 B.把握 淹没 不但/而且 C.掌握 淹没 不仅/反而 D.把握 湮没 不仅/反而 【答案】:C 【解析】: 掌握:控制,主持;了解事物,因而能充分支配或运用。把握;握,拿;抓住(抽象的东西);成功的可靠性(多用于“有”或“没”后面)。“把握”强调握住、抓住。对象除了抽象事物,还常是一些具体东西,如车把、钢枪、铁索、工具等。“掌握”比“把握”多一层意思,即不仅能把握住,而且能充分支配、运用并控制。还有了解、熟悉的意思,如“掌握情况”。对象除了资料、钱、武器等一些具体的以外,多是抽象事物,如计划、原则、方法、知识、理论、技术、工艺、专业、语言、会议等。所以与“武器”搭配的应该是“掌握”。淹没:(大水)漫过;盖过。湮没:埋没。句子的意思是说“思念”盖过了“幸福的感觉”,用“淹没”。结合句意,“没有使群众受益”“加重了群众的负担”,应选“不仅/反而”。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中庸》所谓“君子和而不流,”就是指在大是大非面前不能有丝毫含糊。 B.今年联欢会筹备时间短,节目变动大,呈现出强烈的“定制”色彩:主旋律、流行、传统文化等各种必备元素杂糅,遭到网友的各种吐槽。 C.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拿破仑所说的“东方睡狮”睁开双眼,开启民族复兴的序篇,最终完成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转折。 D.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徒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答案】:C 【解析】: A 项,“流”后面的逗号应该放到引号外。B 项,冒号应该改为破折号。 D 项,问号应该改为句号。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据《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显示,北京、浙江等地区扎实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得到增强。 B.浙江在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的过程中,高度重视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创新和研发,不断畅通信息路径,共享数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 C.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D. 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与平安银行跨界合作,共同打造“书香平安”文化社区,以主旋律、正能量的精品图书,服务广大读者。 【答案】:D 【解析】: A 项,“据……显示”句式杂糅,可删去“据”。 B 项,“应用、创新和研发”语序不当,可改不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