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1062

18.《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1次 大小:1794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 cover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童年的水墨画》是一组充满童趣的儿童诗,以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乡村儿童在溪边钓鱼、江上戏水、林中采蘑菇的生活场景。这组诗歌语言生动活泼,意境优美,画面感强,每首小诗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幅幅儿童生活的欢乐画卷,融童心和童趣为一体,让人回味无穷。通过这组诗歌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美丽,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从低段向中段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的想象力丰富,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文本的深入理解还需引导。在学习《童年的水墨画》时,学生可能对诗歌中的意境美和修辞手法感到新奇,能够初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和大自然的美丽。然而,对于部分难懂的诗句,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帮助才能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歌内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并会写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如“墨、染、笠”等。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这首小诗。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 3、能说出溪边、江上、林中分别描绘的画面,感受诗歌中的意境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掌握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这首小诗。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诗句。 2、教学难点:续编诗歌小节,体现儿童的欢乐和诗歌的意境美。 五、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播放一段水墨画视频,让学生欣赏水墨画的独特魅力。 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画吗?(水墨画)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与水墨画有关,它叫做《童年的水墨画》。 《童年的水墨画》是同一诗题下面有几首小诗,我们称之为组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同桌互读词语,不会的向同桌请教。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巩固识字效果。 归类识字: 与植物有关的词语:蘑菇、水葫芦 与水有关的生字:染、浪、墨 指导书写“染”字,注意笔顺和字形结构。 2、默读课文,试着在每个小标题后面加上动词,概括每首小诗的主要内容。 3、《溪边》《江上》《林中》这三首小诗有什么共同点 它们都是以某个地点来命名的。 每一首小诗都只有短短六行。 每一首小诗里都藏着童年的趣事, (三)品读《溪边》,感受意境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溪边》这首诗。想一想:你在溪边这幅画中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圈圈划划,把美景标记出来。 垂柳把溪水当作梳妆的镜子,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 你在溪边这幅画上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a.垂柳:垂柳姑娘,你在溪边干什么呀?诶,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的呀?那一定很美,请你美美地读读吧! b.溪水:垂柳垂柳,你为什么把这溪水当作镜子呢? 把溪水比作镜子,生活中的镜子是平静的,说明这里的溪水很静,很平的,所以才能当镜子。 c.山溪:闭上眼睛想想,像绿玉带一样的山溪,那是什么样的呀?预设:弯弯曲曲的,长长的,绿色的。 d.同桌讨论:溪水不该是透明的吗?怎么变绿了呢?和你的同桌讨论讨论。 预设1:因为垂柳把溪水当做梳妆的镜子,垂柳倒映在溪面上,所以把溪水染绿了。 我听明白了,你是依据上一行诗来理解的,像这样的方法,就是———联系上下文。 预设2:小溪两边都是山,山是青翠的,溪水如镜,那么青翠的山倒映在平静的小溪里,山溪就如绿玉带了。 2、人影给溪水染绿了,钓竿上立着一只红蜻蜓。你在溪边这幅画上还看到了怎样画面? 预设:有人在钓鱼,钓竿上有一只红蜻蜓,人影被溪水染绿了。 蜻蜓的红和人影的绿相映成趣, 忽然扑腾一声人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