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上24司马光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司马光》是小学生接触的第一篇文言文,内容前线,文字简洁。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好文言文的基础上,适当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并培养其阅读文言文的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通过联系旧知、利用字理等方法,认识“司”“跌”等 5个生字,会写“庭”“登”等 7 个字。 2.能正确地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正确的停顿。 3.通过借助注释、利用插图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感受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4.能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简单说出文言文与现代文的区别。 教学重难点 通过借助注释、利用插图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用自己的话讲故事,感受司马光的机智、勇敢。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揭示课题,引入课文 1.联系旧知,引出“文言文” (1)复习背诵一年级下册第 8 课《三字经》片段和《语文园地 七》中的俗语,说说大意。小结:这样深刻的含义,古人却用如此简短的词语说清楚了。 (2)揭示课题,引出“文言文”。 古人还能将一个长长的故事,用几句话写清楚。(板书:文言文) 2.齐读课题,学习复姓。 (1)揭示课题,学习生字“司” 。(强调“司”是半包围结构,横折钩要写舒展) (2)复习《姓氏歌》中的复姓,认识复姓“司马”。 (二)学习生字,跟读课文,读好停顿 1.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多种形式范读,学生跟读。 (1)教师读一句,学生跟读一句。如:教师:群儿戏于庭;学生:群儿戏于庭。 (2)教师读一句,学生轮流读一句。如:教师:群儿戏于庭; 学生 1:群儿戏于庭。学生 2、学生 3……(在朗读过程中随机正音:“持”翘舌音; “瓮”“迸”后鼻音) (3)教师读句首,学生接读。如:教师:群儿———,学生:戏于庭。 (4)教师读一长句, 学生跟读一长句。如: 教师: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学生: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3.自由练读,指名学生读并进行评价。 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朗读的停顿处:人物后面做停顿;动作后面做停顿。读好停顿,能把文言文读得更有味道。 4.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二小题。选择正确的停顿记号。 5.齐读全文。 (三)借助注释,交流发现,感知课文大意 1.借助注释,指导学生理解句子意思。(学生交流, 你读懂了哪些词句) (1)预设一: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聚焦“群儿戏于庭”) ①指名说说大意。 ②引导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庭”。(出示曾经学过的古诗中的注释) 回忆旧知后小结:借助注释是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③文白对照, 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中词语顺序的特殊性:戏于庭———在庭院中玩耍。 小结:调换词语的顺序进行理解,这种情况在学习文言文时会很常见。 ④拓展延伸,试着说一说。 在操场上游戏———戏于场;在森林里捕猎———猎于林;在教室里学习———习于室。 ⑤齐读句子。 (2)预设二: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聚焦“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①引导学生借助注释或插图理解“瓮”。看图区别“瓮”和“缸”。 补充介绍一下“群儿戏于庭”的背景。据考证,在司马光所处的宋朝,还没有缸,缸是后来慢慢地从瓮演变而来的。②合作表演“足跌没水中”,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指导朗读, 入情入境。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眼看着自己的小伙伴要被水淹没了,你的心情怎样? (3)预设三: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①联系上下文理解“众”。 ②动作演示,理解“持”“击” ③学生边演边读“光持石击瓮破之”。 ④情境创设,感情朗读。 司马光,司马光,小伙伴们都跑开了,你怎么不跑呀?司马光,司马光,你是怎么想出这个好办法的呀? ⑤男女生对比读,感受司马光的勇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