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赤壁赋 苏 轼 学 习 目 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归纳整理文言现象。 2.了解文章“主客问答”的说理方式。 3.梳理文中情感起伏变化的脉络,感受文章写景、抒情、 说理完美融合的特点。 4.反复诵读,体会作者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和旷达乐观的 人生态度。 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 副使。元丰五年(1082)秋冬,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黄州附近的 赤壁(此赤壁不是三国时孙刘联军大败曹操的赤壁),写下了两 篇赤壁赋———《赤壁赋》和《后赤壁赋》。 作品风格变化 乌台诗案之前,苏轼自任杭州通判以来政绩卓著。其诗词作品 在整体风格上是大漠长天挥洒自如,内容上则多指向仕宦人生以 抒政治豪情。 乌台诗案之后,其作品中少有"致君尧舜"的豪放超逸,相反却 越来越转向大自然、转向人生体悟。至于晚年谪居惠州儋州,其 淡泊旷达的心境就更加显露出来, 一承黄州时期作品的风格,收 敛平生心,我运物自闲,以达豁然恬淡之境。 儒家的积极入世态度与佛道的超然物外、与世无争的态度是矛 盾的,但又奇妙地统一在苏轼身上。当儒家思想遭遇挫折时,苏 轼却能峰回路转,在佛道二家思想中找到精神归宿。 骚赋- 辞 赋 ·骈赋- 律赋-- 文赋 屈原 汉 魏晋 唐 宋 长、铺排、主客问|四六言、讲究平 答形式、韵散夹杂,仄押韵、辞藻绮 司马相如《上林赋》丽,江淹《别赋》 “赋”是我国古代一种文体,兼具诗歌和散文的特点 ——— "铺采璃chi文,体物写志" 形式上:铺采摘文———文辞上讲究藻饰和用典。 内容上:体物写志———通过摹写事物来抒发情志。 侧重写景,借景抒情(写景叙事,抒情说理) 唐宋科举考试所 用,题目、字数、 韵律、平仄有严 格限制。 “古文运 动"的产 物 楚辞体,屈 原《离骚》 赋的发展 文体知识 文体知识 ①四六为主追求骈偶。 ②音韵要求声律谐协。 ③文辞讲究藻饰用典。 ④内容侧重写景抒情。 ⑤形式常为主客问答。 杜 牧《阿房宫赋》 曹 植《洛神赋》 欧阳修《秋声赋》 庾 信《哀江南赋》 读文正音 1、壬戌(rén xū) 8、溯流光(sù ) 15、荆州(jīng ) 2、属客(zhǔ) 9、倚歌而和之(yǐ,hè)16、 触胪(zhú lú) 3、窈窕(yǎo tiǎo)10、袅袅(niǎo ) 17、旌旗(jīng ) 4、万顷(qǐng ) 11、幽壑(hè) 18、酮酒(shī) 5、冯 虚(píng) 12、嫠妇(lí ) 19、横槊(shuò) 6、扣舷(xián) 13、愀然(qiǎo ) 20、麋 鹿(mí) 7、桂棹(zhào) 14、相缪(liáo ) 21、扁舟 (piān) 22、匏樽(páo) 29、消长(zhǎng) 36、枕藉(jiè) 23、相属(zhǔ) 30、苟 非吾之所有(gǒu) 24、蜉蝣(fú yóu) 31、惟江上之清风(wéi) 25、一粟(sù ) 32、无尽藏也(zàng) 26、须臾(yú) 33、洗盏更酌(zhǎn)(zhuó) 27、挟飞仙(xié ) 34、肴核(yáo hé) 28、遨游 ( áo ) 35、狼籍(jí) 读文正音 整体感知 苏轼与客游赤壁时心情是如何变化的 试从文中找出关键词。 乐甚——— 愀然——— 喜而笑 第一段 过了望日后的第一天。 月出前 通常指农历每月十六日。 介词,在 壬rén 戌xū 之秋,七月既 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交代了游览的时间、地点、人物及方式 状语后置句 慢慢、缓慢 起 通“嘱”,劝请 名词活用作动词,歌唱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zhǔ 客 ,诵明月之诗,歌窈yǎo 窕tiǎo 之章。 写景 叙事 对偶 互文 ↓ ↓ 悠然自得、心旷神怡的心情 引出下文 参考译文:壬戌年的秋天,七月十六日, 苏轼(我)和客人在赤壁之下泛舟(划船) 游览。清风缓缓吹来,江面上不起波浪。 (我)举起酒杯劝客人喝酒,吟咏《诗经》 中关于"明月"的诗歌,歌唱着《诗经》中 关于“窈窕”的篇章。 朔 (农历每月初一) 晦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