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98924

2.4《 致云雀 》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4-03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3次 大小:204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致云雀 ,2024-2025,学年,统编,高中,语文
  • cover
2.4 致云雀 (30分钟 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课时目标】 基础 达标 能分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素养 突破 审美鉴赏与创造 【课时必刷】 A级 基础训练题 阅读《致云雀》,完成1~4题。 诗人笔下的云雀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10分) 诗人是如何描绘云雀的 (10分) 全诗的节奏与结构有何特点 (10分) 4.诗人笔下的云雀有何象征意义 诗人借云雀这一意象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0分) B级 素养提升题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5~6题。(18分) 寻 梦 者 戴望舒 梦会开出花来的, 梦会开出娇妍的花来的: 去求无价的珍宝吧。 在青色的大海里, 在青色的大海的底里, 深藏着金色的贝一枚。 你去攀九年的冰山吧, 你去航九年的旱海吧, 然后你逢到那金色的贝。 它有天上的云雨声, 它有海上的风涛声, 它会使你的心沉醉。 把它在海水里养九年, 把它在天水里养九年, 然后,它在一个暗夜里开绽了。 当你鬓发斑斑了的时候, 当你眼睛朦胧了的时候, 金色的贝吐出桃色的珠。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怀里, 把桃色的珠放在你枕边, 于是一个梦静静地升上来了。 你的梦开出花来了, 你的梦开出娇妍的花来了, 在你已衰老了的时候。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 A.起句写到“梦会开出花来的”,写出了梦的美丽,第二句又添加“娇妍”一词,更显梦的绚丽,让人产生无限的遐想与向往。 B.诗中“攀九年的冰山”“航九年的旱海”“在海水里养九年”“在天水里养九年”,这四个“九”是实指,言岁月之久长,渲染了寻梦的艰难。 C.诗歌将现代人的“寻梦”思绪寄寓在一个“寻觅金色的贝”的民间故事里,一虚一实,巧妙交织为一体。 D.本诗构筑了诗的象征世界。金色的贝、桃色的珠、梦之花都有象征性,象征着追寻人生理想的三个阶段,描摹出了寻梦者追逐理想的过程,意境丰富。 6.本诗意象具有鲜明的色彩性,请结合全诗找三处并简要分析其效果。(1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7~8题。(18分) 金黄的稻束① 郑 敏② 金黄的稻束站在 割过的秋天的田里, 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 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收获日的满月在 高耸的树巅上, 暮色里,远山 围着我们的心边,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 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 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 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 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 而你们,站在那儿, 将成为人类的一个思想。 【注】①本诗选自《诗集1942-1947》。②作者郑敏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出现的“中国新诗派”(也叫“九叶派”)的代表诗人之一。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  ) A.“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一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 B.“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感叹时光流逝和讴歌母亲的劳动之意。 C.“金黄的稻束”“收获日的满月”等形象都具有圆满的意味,但诗歌未写收获日的快慰和满足,却引人思考劳动者母亲的“疲倦”。 D.“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应该是美丽的母亲,而不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沉思的“稻束”。 8.“金黄的稻束”有何象征意义 请简要分析。(12分) C级 情境创设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0题。 似五月的暖阳,青春充满温暖与朝气;  ①  ,青春充满生机与活力;似欢腾的小河,青春流淌着我们的快乐与迷惘。青春是稍纵即逝的梦,需要我们好好把握。年纪小的孩子憧憬青春,青春对他们来说是个充满梦幻的童话;成熟的青年纪念青春,青春就似一幅油墨未干的画;  ②  ,青春已是他们珍藏的泛黄的老照片。青春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人人都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