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02804

14《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日期:2025-01-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4次 大小:187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 cover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孩子,他们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这些都有助于他们很好地理解课文。本课是一篇寓言故事,这种文体比较受二年级孩子的喜欢,但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却是孩子们比较难理解的,尤其是很难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葫芦是一种非常可爱的植物。我们知道植物的生长一般都要经历生根、发芽、长叶、开花、结果,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更加清楚地了解葫芦的生长顺序,使学生懂得在这一过程中,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各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 二年级的字词学习依旧是重点,“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生字的学习仍然要不断地给学生渗透多样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从而一步步提高他们的识字效率和能力。 【教材分析】 课文讲了一个人种葫芦,叶子上长了蚜虫他却置之不理,邻居的好心劝告他也不听,后来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结果小葫芦都落光了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事物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要联系地看问题。如果只顾结果,不考虑其他,有可能到头来什么也得不到。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共有四个自然段,以葫芦的生长变化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可笑但令人深思的故事。课文的两幅图形成鲜明的对比:图一,描绘了葫芦长势良好,种葫芦人的欣喜之态;图二,描绘了葫芦叶子飘落,小葫芦掉落,种葫芦人的惊讶之态。 【设计思想】反复朗读长难句子,以读代讲,读中感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好示范引领的作用。设计中既要体现人文主题,更重要的是要落实语文素养--夯实必备的基础知识,培养必须的基本能力,分享适当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 准备课件,葫芦丝、生字词卡片、贴图 【教学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11个生字,会写“言、邻”2个生字,会读轻声“啊”、“葫芦”的“芦”,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做到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正确。 2:创设互动、合作的识字情境,引导学生使用多种方法识字,通过交流、分享,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教师的范读,读好长难句和感叹句,体会感叹句的表达特点。 3: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理解词句意思以及课文内容,了解小葫芦的生长顺序,体会种葫芦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落实年级段识字写字、积累词汇的基础上,读好长句子并练习寻找课文中的关键信息;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感叹句的表达特点,感受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能在第一自然段中准确找到描写小葫芦刚开始的长势的句子,能读好感叹句,体会感叹句的表达特点,感受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观赏葫芦,揭示课题 1.刚才老师拿的这个葫芦丝是用什么做的? 2.你们有没有见过挂在藤上的葫芦 你看这就是挂在藤上的葫芦,我请一位小朋友上来指一指葫芦藤在哪 你能给大家读一读这个词语吗 (葫芦藤) 3.葫芦这个东西啊,它不光可以做成葫芦丝这种乐器,还能加工成各种各样的工艺品,还可以用来装水、装酒,嫩的时候还可以用来炒菜吃呢!怪不得有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跟老师一起读课题,并书空课题,再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次; 2、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反馈交流,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三、读好段落,识记生字 1、生字强调读 老师读句子,学生读标红的生字。(谢,赛,感,怪,盯,蚜,慢) 2、六个孩子读句子,随机正音,交流识字方法。 ①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出示“谢”在字典上的不同意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