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一单元 考什么?学什么?怎样学?怎样考?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运用多学科技能 考什么 学什么 朝代歌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五千年的文明史 奴隶制王朝向封建社会过渡 开创大一统封建王朝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时代特征 历史课程五大核心素养关系 人和事放到历史时空中考察 马克思主义 价值感和方法论 史学方法 史论、能力 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 明理、增信、崇德、力行 考什么 读透教材 学什么 怎样考 (2023·湖北宜昌)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旧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元谋人与北京人之间的空隙。该遗址属于我国 A.百万年人类史范畴 B.一万年文化史范畴 C.五千年文明史范畴 D.原始农耕时代范畴 √ 考点位置:单元概述 9 专题 史前 夏商西周 东周 (春秋战国)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五代 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世纪 BC21-BC3 BC3-AD3 3-6 6-10 10-14 14-20 科技文化 中外交往 民族边疆 经济发展 政治举措 怎样学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唯物史观(方法论) 家国情怀(价值观)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原始社会与中华文明的起源 百万年的人类史 一万年的文化史 五千年的文明史 直立人(旧石器时代)———元谋人、蓝田人、郧县人、北京人(保存火种); 智人(新时期时代早期)———山顶洞人(人工取火) 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稻作农业)———河姆渡人; 黄河中游(粟作农业)———仰韶文化(半坡人) 黄河下游和淮河中下游———大汶口文化 文明标志(私有制、阶级、国家) 实证【红山文化(辽河)、良渚古城(长江)、陶寺古城(黄河)】; 传说【华夏族、禅让制】 核心考点:一目了然 在今天的中国,我们发现的古人类遗址有北京人遗址、金牛山遗址、河套人遗址、许家窑人遗址、长阳人遗址、柳江人遗址、马坝人遗址、左镇人遗址等。这说明我国 A.古人类都分布于北方地区 B.古人类由猿进化而来 C.是最早出现古人类的国家 D.古人类遗址非常丰富 √ 历史解释 第1课 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 考点1 元谋人的“唯一性和独特性”主要体现在元谋人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生活在中国云南元谋地区 C.已会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和种植水稻 D.会直立行走和使用打制石器 √ 历史解释 考点1 在长期的劳动中,人类逐渐学会如何说话、制作工具和使用火,从而进化成了‘人’。这里的“进化”应发生在 A.旧石器时代 B.河姆渡时期 C.大汶口时期 D.尧舜禹时代 √ 历史解释 考点1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以下古人类遗址位于长江流域的是 A.元谋人遗址 B.蓝田人遗址 C.北京人遗址 D.山顶洞人遗址 √ 时空观念 二 1.(1) (2)① ② 笔记方法:数字符号的逻辑关系 笔记颜色不得超过三种 时间 要点 强调 怎样学 考点2 古猿头像 北京人头部复原像 现代人头像 比较“古猿头像”“北京人头部复原像”“现代人头像”图片可知,北京人 A.仍然保留猿类特征 B.能够使用磨制石器 C.完全具备现代人特征 D.开始了原始农耕生活 √ 3.考古学家在北京人地层处发现了大量的朴树籽,还有榛子、胡桃、松、榆等植物孢粉;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发现了不同动物的化石。由此可知北京人 A.以采集狩猎为生 B.已经会人工取火 C.开始种植农作物 D.会使用磨制石器 1.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有灰烬、烧石和烧骨等遗存,由此能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人 A.已经学会使用火 B.已经开始过定居生活 C.已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