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学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121464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课件(共35张PPT)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8次
大小:3262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统编
,
2024-2025
,
学年
,
语文
,
四年级
,
上册
(
课件网
) 部编版四上语文第三单元 复习 主题———连续观察。 要点: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表达,感受作者连续细致的观察。进行连续观察,学写观察日记。 单元篇章:处处留心皆学问 内容: 1.《古诗三首》———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景物。 2.《爬山虎的脚》———观察植物,描写特点和变化(连续细致的观察) 3.《蟋蟀的住宅》———观察动物,描写其住宅特点和变化(连续细致的观察) 第9课 古诗三首 《暮江吟》 《题西林壁》 《雪梅》 唐 白居易 宋 苏轼 宋 卢钺 秋季 观察点变化 拟人 暮江风景图 景象也不同 梅雪争春图 对自然美景 不跳出局部整体 各有所长 的喜爱之情 观察,就很难认 清事物真相或全貌 描写景物寄寓道理 三首古诗都是描绘景物的。 会背诵,默写时不缺标点。 课文点拨 古诗中字词意思: 吟:古代诗歌体裁之一。 瑟瑟:形容未受到太阳照射的江水所呈现的青绿色。 可怜:可爱。 真珠:这里指珍珠。 题:书写,题写。 西林:西林寺。 缘:因为。 降:服输。 骚人:诗人。 阁:同“搁”,放下。在这里读“ɡē” 评章:评议。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逊:不及,比不上。 《暮江吟》:作者,唐代白居易。“暮”点明 ,“江”点明 。诗中写 江面景色的句子是 , 。描写 的是“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作者从傍晚到月夜一直在赏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热爱之情。 时间 地点 傍晚时分 半江瑟瑟半江红 一道残阳铺水中 月夜景色 《题西林壁》: 代诗人 漫游庐山,发现 看庐山是岭, 看庐山是峰,从 、 、 、 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象各不相同,总结出“ , ”的道理。这句诗也蕴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宋 苏轼 横 侧 远 近 高 低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雪梅》:作者,宋代卢钺。运用拟人修辞手法的诗句是“梅雪争春未肯降”,诗人评议梅与雪的诗句是“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说说你对“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理解和诗句蕴含的道理。 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作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人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要有自知之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是正理。 给红色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1.题西林壁 ( ) ①题目 ②书写,题写 ③古代指额头 2.梅须逊雪三分白 ( ) ①让出(帝王的位置)②谦虚,谦恭 ③不及,比不上 3.可怜九月初三夜 ( ) ①怜悯 ②值得怜悯 ③可爱 4.只缘身在此山中 ( ) ①因为 ②边缘 ③原因 当堂练 ② ③ ③ ① 第10课 爬山虎的脚 课文写了叶圣陶先生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了解爬山虎生长的位置、叶子的特点以及它怎样往上爬的过程,表现了作者对爬山虎的喜爱之情。 爬山虎叶子的特点 颜色特点:嫩红—嫩绿—绿得新鲜。 分布均匀,间距相等的特点。 形态特点:全部朝下。 课文点拨 爬山虎的脚 1.样子:位置,形态(突出嫩红、纤细、柔嫩的特点) 2.攀爬:伸 触 巴(接触面增大,力量增强) 拉,细丝的变化。 3.与墙的关系:没触着墙会枯萎,触着墙逐渐变灰色。 “注意、仔细看”———需要细致观察 “不几天、以前、今年、原先、现在、后来、逐渐”———观察方法(细致,连续) 近义词: 舒服———舒适 均———匀称 拂过———擦过 漾起———荡起 触角———触须 萎———枯 痕迹———印迹 牢固———坚固 休想———休要 新鲜———鲜嫩 引人注意———引人注目 反义词: 新鲜———陈旧 舒服———难受 弯曲———笔直 牢固———松散 细小———粗壮 阅读片段,回答问题。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次月考检测试卷(含答案)(2025-04-03)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 课件 (共31张PPT)(2025-04-03)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标准检测卷(含答案)(2025-04-03)
统编版语文四下第四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课件(共36张PPT)(2025-04-03)
第三单元 单元达标试题 2024--2025学年小学语文统编版四年级下册(2025-04-03)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