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21658

1.1.1 显微镜的使用 课件 (共31张PPT+内嵌视频1个)冀少版(2024) 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10-05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68次 大小:1584885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视频,七年级,2024,少版,1个
  • cover
(课件网) 显微镜的使用 第一节 第一单元 第一章 细胞 学习目标 01 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02 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03 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 04 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地球上生物种类繁多,但是它们所表现的生命活动特征却大同小异。绝大多数的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是什么样子的?细胞是怎么生活的?让我们一起来探索细胞的奥秘吧! 情境导入 怎样观察和研究构成生物体的细胞结构呢 仔细阅读课本P3--P6,划出关键的词和句子。独立完成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在小组长带领下统一答案并检查、记忆! 自主学习任务 显微镜的结构 镜臂 镜座 镜筒 载物台 通光孔 压片夹 握镜部件 稳定镜身 使光线通过 放置玻片 光线通过 固定玻片 1. 支持部分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遮光器 2.调节部分 物镜 粗准焦螺旋 载物台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转换器 遮光器 升降幅度较大寻找物像 升降幅度较小使物像更清晰 转换不同倍数的物镜 小光圈:光强 大光圈:光弱 调节光线强弱 2.调节部分 目镜 物镜 反光镜 放大物像 没有螺纹 有螺纹 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长。 放大倍数越大,镜头越短。 3. 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放大物像 反射光线 平面镜: 凹面镜: 光线强时用 光线弱时用 反光镜 3. 光学部分 调节光线强度(反光镜、遮光器) 弱光:凹面镜、大光圈 强光:平面镜、小光圈 目镜和物镜 合作·探究 放大倍数 = 物镜放大倍数 X 目镜放大倍数 1.显微镜视野中光线的强弱如何调节? 2.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最主要部件是什么?如何计算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合作·探究 光线 载物台 标本 反光镜 物镜 遮光器 通光孔 镜筒 目镜 光线→反光镜→遮光器→通光孔→标本→物镜→镜筒→目镜→眼 载物台 3.说出光线经过反光镜反射之后到达眼睛的路线。 1.目的要求: 练习使用光学显微镜,学习规范的操作方法。 2.材料用具: 光学显微镜,写有“上”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3.方法步骤 (1)取镜和安放 (2)对光 (3)安放玻片 (4)调整焦距 (5)观察 (6)收放 (1)取镜和安放 取镜:一手握_____,一手托_____。 安放:放在实验台距边缘大约_____处,安装好_____和_____。 镜臂 镜座 10厘米 目镜 物镜 视野 上升镜筒,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使最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 ①转动转换器: ②转动遮光器: ③转动反光镜: 左眼注视目镜,同时用双手转动反光镜,将光线反射到镜筒里,使视野均匀白亮。 注意不要用手扳物镜! (2)对光 放置玻片标本:放将写有“上”的载玻片写字的一面向上放在_____上,用_____压住。使“上”字正对_____的中心。 载物台 压片夹 通光孔 (3)安放玻片 (1)一降:转动 ,使镜筒下降至物镜接近载玻片为止。 (此时,眼睛一定要从侧面看着_____) (2)二升:左眼向目镜内观察,右眼同时睁开。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至看到物像。 (3)三清:轻轻转动 ,使物像更清晰。 防止物镜与玻片相撞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镜 (4)调整焦距 移动玻片,将将“上”字移到视野 ,进行观察。 ?为什么左眼看目镜,右眼要同时睁开? 左眼观察,右眼画图 中央 (5)观察 用纱布把显微镜外表擦拭干净。镜头要用擦镜纸擦拭。 ②擦拭: ③拆卸镜头: 转动转换器使两个物镜伸向前方。 ④显微镜复位: 镜筒下降到最低处,竖立反光镜,显微镜放回原位。 ①观察完毕,先提升镜筒,取下载玻片。 (6)收放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看完低倍,转高倍。 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