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80299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2-07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0次 大小:670481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课,社会主义,国家,发展,变化,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20课 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与变化 【课标要求】 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后社会主义的变化; 2.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示意图 苏东剧变示意图 苏联境内各独立国家 (1990.3.11—1991.12.16) 1940年的苏联 苏联解体1991.12.25 东欧的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剧变 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 目 录 战后苏联的发展与变化 1949年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发展:国防成就突出、重工业恢复发展迅速 1940年 1952年 钢 1800万吨 3440万吨 煤炭 1.65亿吨 3亿吨 石油 3100万吨 4700吨 电力 480亿千瓦 1190亿千瓦 苏联工业 ———陈之骅 吴恩远 马闪龙主编《苏联兴亡史纲》 一、苏联的发展、改革与解体 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强国。 ———丘吉尔 问题:国民经济发展失衡,农业、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五年计划期间(1946—1950)用于整个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额中,用于机器制造工业的占87.9%,用于轻工业的仅占12.1%。机器制造业的指标提前超额完成了,而轻工业只完成计划规定的80%多,未达到战前水平。1950年农业产值只相当于1940年的99%。 ———陆南泉《苏联经济体制改革史论》 (1)二战后,苏联取得了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巨大成就; (2)但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政策没有变化,农业和轻工业落后的局面没有改观; (3)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等人试图改革旧体制。 (一)改革背景 (二)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尼基塔·谢尔盖耶维奇·赫鲁晓夫(ХрущевНикитаСергеевич, 1894年4月17日~1971年9月11日) ,原苏联领导人。从1953年9月7日至1964年10月14日,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1958年--1964年)。美苏核对抗,冷战期间的苏联主要领导人。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等事件的主要策划者。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通过秘密报告的方式,揭露了斯大林在大清洗中的行为,引起震惊。1971年9月11日,曾经叱咤一时、下台后郁郁寡欢的苏联前领导人赫鲁晓夫在沉寂中病逝,当时的俄罗斯各大报纸在报道中甚至没有明显突出他的名字。 有人说他是“鲁莽的改革家”。 加大农业投入、将农产品义务交售制改为收购制,大规模开垦荒地,大力种植玉米 改革工业管理体制,下放部分权力 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强调集体领导,改革干部制度 兴建“极简主义楼房” 提出“三和路线”,首次访问美国 突破口侧重点 赫鲁晓夫改革 越来越贫困的、实际上半崩溃的农村、技术上落后的工业、最尖锐的住房短缺、居民生活的低水平、数百万人被关押在监狱和集中营、国家与外部世界的隔绝。———费奥多尔·布尔拉茨基(苏联) 贫穷落后 (二)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斯大林留下的难题 斯大林体制弊端显露 问题: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当时的苏联? 矛盾尖锐 国门封闭 1953~1958年苏联与世界实际GDP平均增长率对比示意图 1957年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54年世界上第一座核电站奥布灵斯克核电站 头几年的谷物产量增加了,但接着又保持不变……1963年出现了一个转折点:苏联停止将粮食和谷物输出到东欧附属国家。相反地,苏联买进外国的谷物,用了372吨黄金来付账———超过该国黄金储备的1/3。这使苏联颜面尽失。 ———《舌尖上的历史》 (《秘密报告》传达后)一批大学生和工人聚集在第比利斯的街道和广场上,他们提出了“不许批评斯大林”的口号。 ———《苏共中央对传达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后所出现问题的应对和处理》 “最近资产阶级报刊广泛进行污蔑性的反苏宣传,反动派企图利用有关苏联共产党指责斯大林个人崇拜的一些事实来作为进行这种污蔑的理由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