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89518

14.2变形记(节选) 课件 课件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26次 大小:1616003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课件,14.2,变形,节选
  • cover
(课件网) 变形记 THE METAMORPHOSIS FRANZ KAFKA 学习目标 1. 通过品味小说中的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理解格里高尔工作中,受到的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多重压力,把握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 2. 把握小说所表现的关于人的“异化”的主题,理解小说在荒诞中透露出的对真实社会人生的揭示,体会作品对社会现实深沉的批判。 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赢得世人惊服,与马塞尔 普鲁斯特、詹姆斯 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1909年开始发表作品,短篇名作有《变形记》《在流放地》《中国长城》《乡村医生》《致科学院的报告》《饥饿艺术家》《歌手约瑟芬,或耗子之流》等。他的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 布洛德编辑出版的。 世人惊服,与马塞尔·普鲁斯特、詹姆斯·乔伊斯等并称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被誉为“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传奇英雄和圣教徒式的人物”。 他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成为席卷欧洲 的"现代人的困惑"的集中体现,并在欧洲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卡夫卡热"。卡夫卡是曾经活在世上的人中,最纯粹的写作者,他只为自己的内心写作,他在逝世前最后遗言是,要求把自己的全部东西烧掉。幸运的是,没有人这样做,幸运的是,人们终于渐渐发现,卡夫卡是20世纪绝无仅有的写作天才。 卡夫卡铜像 1.战争:20世纪,在欧美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社会动荡不安、变幻莫测,政治局势很不平静。即使“热战”结束,“冷战”也是不断。人们产生了不安全感,和怀疑主义情绪,心灵上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心里失去信仰,陷入迷惘和苦闷之中。 介绍时代背景 2.经济:战后,经济萧条。同时,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发展,人们为了追求高额利润,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冷酷,变成赤裸裸金钱关系。人的尊严极大贬值,人成为物的附庸,人被异化。而竞争也增加了心理负荷。 介绍时代背景 同学们读完《变形记》可能会觉得有点莫名其妙,在这篇小说的情节中,你觉得有哪些不合常理的地方呢? 或者有哪些疑惑? 1.格里高尔见到自己变成虫子很平静,正常看到这样的变化应该会非常震惊或者害怕,但是他却没有。 2.格里高尔为什么那么想去上班呢? 3.协理为什么还大费周章地来质问格里高尔,如果真的想要解雇他直接解雇不就好了吗? 4.为什么格里高尔会变成甲虫? 分段: 第一部分(1-3)写格里高尔醒来发现自己变形为甲壳虫。虽然他对推销员的辛苦和老板的苛刻有所抱怨,但仍念念不忘起床赶火车去工作。 第二部分(4-14)写格里高尔挣扎起床的心理过程。他努力想离开床穿衣起身,但仍难以控制已变作甲虫的身体。 第三部分(15-29)写公司协理特意上门察看情况。家人发现他变成甲壳虫既惊慌又同情,父亲大怒,把他赶回自己的卧室。 1、挣钱养家,显示了忠诚、善良而富有责任感的个性; 2、争取自由,还清父债,追求时来运转、自由独立; 3、在无奈与平和之中追求另一种超脱———死亡。 格里高尔的人生观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格里高尔 发现自己变成大甲虫 逐渐养成甲虫的生活习性 成为家庭累赘,被全家人嫌弃 孤独中死去 家人 惊慌、关注 逐渐憎恨 如释重负 对家庭的作用 有用 无用 有害 虫 形 人 心 身体部位 特征 实际表达的情感 背 厚重硬 腹部 穹肚 腿 多且细 斑点 满是白色小斑点、发痒 外形 丑陋弱小 大甲虫也即格里高尔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 虫形而人心 现代主义文学 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