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89527

11.2与妻书 课件

日期:2025-01-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47次 大小:657508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2,妻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为推翻清王朝腐朽的统治,公元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24岁的青年林觉民,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与妻书》,文如黄钟大吕,情如杜鹃啼血,感动天下。 导 入 第一课时 林觉民简介 13 岁时,他受父命参加科举童子试,竟在试卷上写下“少年不望万户侯”后掷笔离去。15 岁考入全闽大学堂,后来入读福州高等师范学堂,接受了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毕业后到日本留学。 林觉民:字意洞,号抖飞,又号天外生,福建闽县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之一。 林觉民简介 1911年(就是辛亥革命那一年)春天,林觉民受命回闽,联络革命党人,筹集经费,招募志士,并且要运送炸药赴粤。4月27日,黄兴率一百多人攻入总督衙门,张鸣岐已经逃走,黄兴等人就和反扑的水师提督李准的部队激战,因众寡悬殊,大多数革命志士牺牲,黄兴只身脱逃。林觉民不幸中弹受伤,力尽被捕。在审讯中,他从容不迫;临刑谈笑自若,引颈就义,年仅25岁。 他给父亲的信和《与妻书》是在广州起义前三天写的,起义失败后,有人神秘地将这两封信在半夜塞在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发现了这两封信,其妻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不久生下遗腹子仲新。两年后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 作者简介 陈意映 禀父书 不孝儿觉民叩禀: 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林觉民是林徽因的亲叔叔,林觉民去世的时候,林徽因七岁。 林觉民牺牲后,其父林孝颖将闽县老宅出卖避难。买主叫谢銮恩,他带着十一岁的孙女住进杨桥巷17号。这个小女孩叫谢婉莹,即后来的冰心。 1911年4月27日(阴历辛亥年3月29日),由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起义虽经精心准备,但因寡不敌众,最终失败,一百多革命志士遇难。后收敛遗骸七十二具,合葬于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震动全国,不久爆发了武昌起义。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这封信是林觉民烈士在起义前三天的夜里写的。陈意映,是名宦陈若霖的后裔。起义失败后,有人秘密将这封信在半夜里塞进林觉民家门缝里,第二天清晨家人才发现这封信,陈意映阅后,当即昏倒在地。为了安慰她,也为了保住她腹中的孩子,林家用过继的办法,把林觉民哥哥的一个女儿过继给陈意映,取名叫林暖苏。林暖苏多少慰藉了陈意映悲伤的心,几个月后,“腹中之物”降生人间,取名仲新。但由于陈意映一直不能走出失去丈夫的悲伤,再加上生活变得艰难,两年后(1913)意映在悲伤抑郁中逝世。陈意映去世后,林仲新由祖父抚养。 林觉民起义前三天深夜,写了两封遗书,一封给他的父亲,字数不多。另一给他的妻子,就是《与妻书》,题目是后人加的。 黄 花 黄花岗起义:1910年11月孙中山、黄兴、赵声等革命党人决定再次在广州发动武装起义,黄兴担任总指挥。起义军浴血奋战,终因寡不敌众而不幸失败。黄兴负伤撤回香港,喻培伦、方声洞,林觉民等革命志士牺牲,其中七十二人的遗体由潘达微寻获安葬于广州红花岗。潘达微将红花岗改名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此被称为黄花岗起义。 背景知识 岗 文体知识 《与妻书》又名《与妻诀别书》形式上是一封家书,实际上是一篇感情真挚,说理深刻,感人至深的抒情散文。表达了林觉民对妻子陈意映深深的爱意和强烈的爱国之情。 原文写在一方布帕上。手稿已由林觉民次子仲新献给人民政府,(长子依新后夭折)现陈列在福建省博物馆。 搁笔 称心 不能禁 肖我 旁汝 一恸 gē jīn xiào bàng tòng chèn 读文正音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吾作此书,泪珠和笔墨齐下,不能竟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