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01661

1古诗二首 村居 (教学课件)

日期:2025-02-03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7次 大小:600226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古诗,二首,村居,教学课件
  • cover
(课件网) 村 居 理解《村居》诗句含义,准确把握诗歌描绘画面。 赏析《村居》语言特色,体会字词运用精妙之处。 领悟《村居》蕴含情感,感受诗人对春日的喜爱。 背诵《村居》全诗内容,能够熟练默写不出差错。 感谢您下载第一PPT模板网提供的PPT模板。 学习目标 我们曾接触过高鼎的诗歌,你还记得他是怎样的诗人吗?你对他的生平与创作有哪些认识和了解? 作者简介 高鼎(1828年-1880年),作为清代后期诗人,字象一,又号拙吾,籍贯是仁和,即如今浙江杭州。 高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个人事迹较为稀少,略显低调地度过那段时光。 高鼎所创作的诗歌,风格往往与当时的主流风格存在差异,故而在当时未能收获大范围的关注与认可。 凭借一首《村居》里描绘放风筝的美妙情景,高鼎声名远扬,且其著作《拙吾诗稿》也留存于世供人赏读。 作者简介 风 筝  风筝源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距今超 2000 年。从墨翟制木鸟到鲁班改材质,再到蔡伦后用纸做 “纸鸢”。南北朝时用于传信息,隋唐起民间用纸裱糊,宋代成热门户外活动,诸多古画中也有其生动之景呢。 趣味导入 同学们,放风筝就像进入一个充满欢乐的世界,非常有趣!你们喜欢放风筝吗?平时都在什么时候去放呢? 趣味导入 此刻,让我们携手踏入诗人高鼎用笔墨勾勒出的诗意天地,去欣赏那儿童放飞风筝的美妙情景吧。 趣味导入 高鼎创作《村居》的背景大致处于清代后期。他着眼于乡村日常之景,看到了春日里草长莺飞、孩童放学后欢快放风筝的美好画面,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村居》,以简洁明快且充满生活气息的笔触,描绘出乡村春日里的恬静、欢乐场景,寄托了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以及对那种悠然闲适状态的向往之情,让人们从诗中领略到乡村独有的质朴韵味和春日的勃勃生机。 创作背景 探究新知 莺歌 莺鸣 吹拂 飘拂 yīng fú 莺 拂 探究新知 dī zuì 堤坝 河堤 醉酒 陶醉 醉 堤 先自由地朗读古诗,将不懂的字圈出来,借助工具书弄懂含义,同时留意节奏停顿,为后续讨论做准备。 依据诗句意思与韵律来划分节奏,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去细细感受古诗语言以及节奏所蕴含的美妙之处。 随机抽取同学进行古诗朗读,大家相互评价、彼此帮助,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朗读能力,进而深入领会古诗的情感内涵。 探究新知 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背诵课文。 村 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探究新知 《村居》赏析 诗开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绘出春日乡村美卷,动静结合,生机柔美尽显。接着“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凸显童趣与生活气息,让乡村春日更鲜活。 其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节 奏朗朗上口,传递闲适情感。结构 起承转合自然,凭借这些特点,成经 典诗作,尽显乡村生活韵味。 探究新知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拂堤杨柳醉春烟”里的“拂”字着实精妙。一个“拂”字,将杨柳拟人化,仿佛它是位温柔的使者,轻轻挥动枝条,温柔地触碰着堤岸。不仅绘出杨柳的轻盈姿态,更让整个春日画面有了灵动之感,营造出诗意且柔美的氛围,令人沉醉。 “拂“字用得秒 探究新知 村居 [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拂堤杨柳醉春烟”中“醉”字用得妙。“醉”本指人饮酒过量后的状态,此处将杨柳拟人化,赋予其沉醉之态,仿佛杨柳也被春日如烟的美景所迷倒,生动形象地烘托出春景的朦胧迷人、令人陶醉,让整个画面更具诗意与美感。 “醉“字用得秒 探究新知 草长莺飞二月天 诗意:农历二月,青草渐渐生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