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212972

10.1《劝学》课件(共29张PPT)

日期:2025-04-2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66次 大小:530983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0.1,劝学,课件,29张,PPT
  • cover
(课件网) 劝 学 ———荀子 学习目标 ·1.了解先秦散文及相关作品特点,掌握荀 子有关思想及其作品特点。 ·2.积累文言相关文言知识,背诵全文,提 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学习本文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的写作方 法。 百家争鸣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至圣仁礼德有教无类温故知新 孟子 战国 亚圣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性恶论礼法并用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辩证法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庄子 战国 齐物逍遥无所恃顺从自然 墨家 墨子 战国 兼 爱 非 攻 尚 力 节 俭 法家 韩非 战国 法术势结合变法革新 纵横家 苏秦 张仪 战国 合纵(众弱抗强) 连横(侍强抵弱) 兵家 孙武 战国 孙子兵法 先秦散文之诸子散文 发展 名称 时代 主要思想 语录 体 《论语》 春秋 语录体通俗而典雅 《孟子》 战国 问答式犀利磅礴辩论家 韵散结 合体 《道德经》 春秋 道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 证法 专题 议论 文 《庄子》 战国 寓言说理、浪漫想象、汪洋辟 阖、仪态万方 《荀子》 战国 “学者之文”“诸子大成”、 说理透彻、浑厚严谨 成熟 《吕氏春秋》 秦代 吕不韦 作品 体例 作品价值及 《尚书》 最早的历史散文 《春秋》 编年体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左传》 "春秋三传"《曹刿论战》《烛之武》 《国语》 国别体 《勾践灭吴》 《战国策》 刘向整理《荆轲刺秦王》 《汉书》 断代史 “ 前四史 ” 《史记》 纪传体 通史 《鸿门宴》《荆轲刺秦王》 先秦散文之历史散文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战 国后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当时 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曾两度到当时齐国的 文化中心稷下游学,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 领袖),还到过秦国,拜见秦昭王,后来到楚 国,任兰陵令。公元前238年失官家居逝世,葬 在兰陵。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是先秦 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与孟 子形成儒家的对立 两 派 。 《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是荀子教学思 想的专论,内容涉及哲学、政治、治学、处世学术 等。共20卷,32篇。 《荀子》由《论语》、《孟子》的语录体,发展 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大部分是荀子所著,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 《荀子》文章特色:说理透彻,气势浑厚,语言质 朴,句法绵密,善用比喻。 作 者 简 介 性恶论 他认为人类天生有欲求,有欲求必有 争夺,任其天性发展,必做恶事,因此他 提出“性 恶 论”,强调发挥教育和礼法的 作用,“明礼而化之”,认为: · “今之人性恶,必将待师法然后正,得礼 义然后治。” · 认为人和物都可以改变,能改造好,能 “知明而行无过”。 正音 · 中(zhòng) 鞣(róu )舆(yú ) 有(yòu) 槁暴( gǎo pù) 砺 (lì ) 参省(cānxǐng ) ·跂 ( qǐ) 楫(jí) 生(xìng) 蛟( jiāo) · 跬 (kuǐ) 骐骥(qí jì) 驽 (nú) 锲 (qiè) · 镂( lòu ) 跪(guì )鳝 (shàn) · 螯(áo) · · 须臾( yú ) 1、中心论点是什么 怎么理解 2、用了那几个分论点 论述 3、采用了什么论证方 法 找出相关句子。 重 点 词 思 考 题 自 学 提 示 论 点 :学 不 可 以 已 (开门见山) 已:停止 含 义 : 1、一生都不能停止 2、方法态度是: 持之以恒 文章 结构 论 点 论 证 过程 论 证 手法 课 文 分 析 练 习 指 导 题 目 信 息 劝 : 劝 勉 、 勉 励 翻译 (一) ;, 之, , 比; , 。 , 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 反省自己,就会智慧明达,并 且行为没有过错。 , · , 用 了 规 成 直 为 枯 圆 做 拉 因 干 乎 它 合 是 而 合 把 符 这 晒 度 艺 得 挺 风 曲 鞣 材 再 被 弯 用 木 然 暴 轮 之 槁 为 使 有 以 ,鞣 鞣 虽 , 也 不 其 木 · 。 水 凝 比 水 但 水更冷 冰是由 萃取的 它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