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古时候由于交通不便,通信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所以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吟咏的一个永恒的主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的送别诗句有哪些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 王维 送 元 二 使 安 西 了 解 作 者 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 字摩诘 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 有 情 诵 读 活 动 一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唐 王维 | | | | | | | | zhāo wèi yì shè jūn gèng 理清诗中的人物关系: 古诗写的是诗人给谁送行?他们是什么关系?“故人”是什么意思? 任 务 一 送:送别 使:去某地,出使 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他们是好友关系。 故人:相识多年的挚友 《送元二使安西》 找到诗中出现的几个地名:诗人送别朋友的地点、朋友要经过的地点、目的地分别是哪里? 任 务 二 安西 阳关 长安 渭城 安西:是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那儿的生活习惯和风俗 和我们大不一样,说话也听不懂。 从渭城到安西有3000多公里,古时候没有汽车、火车、飞机,就是用上最快的交通工具骑马去也要用上半年时间。 从渭城到安西要经过阳关。 它和玉门关都是古时通往西域的必经之路。 解 读 诗 意 活 动 二 小组合作,解读诗意: 1. 读一读,读出诗的韵味、诗的情意。 2. 小组同学根据注解,说一说诗词大意,不懂之处圈画出来。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清晨一场如酥小雨,湿润了路上的尘埃,旅店旁的棵棵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翠色欲滴。 诗意 这两句诗点明了送别时( )、( )和( ),营造出轻快明朗的送别气氛。 时间 地点 景物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朋友,请再喝尽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友了。 出了阳关,就是沙漠,玄奘曾提到: “沙漠多热风,风起则人畜昏迷,因以成病,由此屡有伤亡。”难怪有“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风头如刀面如割”等诗句表现沙漠环境的恶劣。 阳关位于今甘肃省敦煌西南。年降雨量只有30余毫米,年日照时间高达3340小时。少雨多阳,真乃阳关。 阳 关 品 味 诗 情 活 动 三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写离别之景。 “浥”字形容雨湿尘埃,“新”字形容柳色青翠,准确生动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柳”与 “留”谐音,表达出诗人对好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写离别之情。诗人劝朋友再喝一杯,其中既有将离别时间再拖后一刻的小小期待,也有对朋友一路远行的关切与惦念,还带着对未知前途的一份深挚祝愿。话语平淡,感情却深挚。 送元二使安西 离别之景 离别之情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依依不舍之情 板 书 设 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