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语文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224453
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88次
大小:238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张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
教学设计
,
统编
,
高中
,
语文
,
选择性
选择性必修中册1《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恩格斯写作此文的社会背景,来认识其针对性,进而明确本文旨在回答该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2.抓住主要概念,把握核心观点,理清论证思路。 3.思考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文章严密的逻辑性和思辨性。 4.积极思考社会现象,培养辩证思维 ,践行唯物史观。 二、教学重难点 了解恩格斯写作此文的社会背景,来认识其针对性,进而明确本文旨在回答该如何正确理解“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思考观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习文章严密的逻辑性和思辨性,培养辩证思维 ,践行唯物史观。 三、教学步骤 (一)新课导入 看到本文题目后,我们自然要问“社会历史的法定性基础”是什么呢?请看“必修下”一篇文章中的文段: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1883年,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经济发展。马克思曾指出,经济基础是决定性因素。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法律制度和设施等的总和。 (二)历史背景 19世纪末,马克思主义继续在欧洲广泛传播,而1890年德国废除反社会主义的特别法,使人们的思想更加活跃。 但是,一般民众甚至有些社会民主党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水平降低了。由于一些资产阶级理论家的歪曲,工人运动中和思想界出现了一些错误的认识,受德国资产阶级的影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在大学生中有所泛滥,他们中的一些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了误解。主要表现为把历史唯物主义庸俗化甚至加以歪曲:①把马克思关于经济因素决定性基础作用的观点歪曲为“经济决定论”的错误观点;歪曲为“经济是制约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②认为经济因素中的技术依赖于科学(科学表现为知识、理论形态;技术表现为物质形态)。这造成当时德国青年极大的思想混乱。他们当中有不少人写信向恩格斯请教,大学 生瓦尔特·博尔吉乌斯就是其中一位。 写作目的:不是回答“什么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因素”,而是如何正确理解“经济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 (三)分层梳理,文本探究 带着我们的核心问题“如何正确理解经济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我们起来走进文本,分组分成的去探析经济基础、经济关系这么重要吗?这么必要吗? 【第一组】1.阅读文本,完成填空,思考问题。 思考: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分配方式、阶级划分、国家政治、法律法规等的不同。 2.来信者认为“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状况”。经济关系中的“技术”和“科学”理论两者到底谁应该在占先导地位?恩格斯是怎样理解“科学”和“技术”之间的关系的? 科学则在更大得多的程度上依赖于技术的状况和需要。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社会历史发展的历程:社会生产技术需要(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是生产力发展,青铜农具),现有的技术满足不了生产了→理论知识去探究→耕犁工具出现(技术)→现有的技术满足不了生产了,产生新的技术需要→力学理论/电器→工业机器生产(手工到机器)→社会发展,全球联系加强,产生了各地沟通的需求技术→理论研究→手机通话技术…… 科学从何而来,天上来吗?社会生产技术的需要。文中“力”“电”两个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福建省龙岩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3-31)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3-31)
《离骚》课件(共41张PPT)(2025-04-01)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2025-03-31)
山西省阳泉市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2025-03-3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